会计实操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会计实操 >> 主管会计 >> 工商年报 >> 文章内容

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考点总结:第二章第一节

考试网   [2016年9月13日]  【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第一节 计算机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一)计算机的产生(20世纪最卓越成就之一)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2月在美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名字ENIAC,采用电子管。

  目的:为了解决二战中弹道高速计算。

  ENIAC:计算机鼻祖、开辟科学技术领域先河,使信息处理技术进入新时代。

  (二)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第一代(1946-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我爸电子) )

  第二代(1959-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六四进京)

  第三代(1965-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七零有我)

  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年)

  特征:

  (1)电子管元件,体积大、耗电多、可靠性差、寿命低;

  (2)内存:水银延迟线、磁芯存储器(几千KB);

  (3)外存:纸带、卡片、磁带、磁鼓;

  (4)运算速度:每秒运算几千至几万次;

  (5)程序设计语言:使用二进制编码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6)用途: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军事。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年)

  特征:

  (1)采用晶体管元件,体积缩小,可靠性增加、耗电减少;

  (2)运算速度至几十万次;

  (3)提出操作系统概念,出现高级语言(FORTRAN、COBOL);

  (4)采用磁盘、磁带作为外存储器;

  (5)开始应用于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进入商业市场。

  3.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年)

  特征:

  (1)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元件,可靠性高、功耗低;

  (2)内存储器使用半导体存储器,每秒几百万次运算;

  (3)速度快、体积小、存储量大;

  (4)分时操作系统开始出现,提出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5)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事物管理等。

  4.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特征:

  (1)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逻辑元件;

  (2)运算速度上亿次;

  (3)高度集成的半导体内存;

  (4)外存:软磁盘、硬磁盘、光盘;

  (5)网络为特征,数据库、通信软件。

  【补充】微处理器的发展

  (1)第一代:1971年,Intel4004

  (2)第二代:1973年,8位, Intel8080

  (3)第三代:1978年,16位,Intel8086

  (4)第四代:1985年,32位, Intel80386、80486

  (5)第五代:1993年,64位,奔腾

  (三)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1)巨型化:尖端科学技术;

  (2)微型化:笔记本、掌上电脑;

  (3)网络化:资源共享(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

  (4)智能化:智能机器人;

  (5)多媒体化:文字、声音、图像等。

  二、计算机的特点

  1.快速的运算能力:快

  2.足够高的计算精度:精

  3.超强的存储能力:大

  4.复杂的逻辑判断能力:智

  5.按程序自动工作的能力:自

  三、计算机的分类

分类标准

项目

备注

用途

通用机、专用机

 

信息表示形式和 
处理方式

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规模

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用户使用

微型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计算机(没有工作站)

重点掌握

  1. 微型计算机

  (1)电脑、个人计算机、PC机

  (2)体积小、灵活性大、功耗低、价格便宜、使用方便

  2. 服务器

  (1)帮助大量用户访问同一数据或资源

  (2)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充性

  3.终端

  (1)计算机外部设备,由显示器、控制器及键盘合为一体的设备。没有中央处理器(CPU)、没有内存(例如超市收银机)

  (2)泛指一切可介入网络的设备

  【例题·判断题】体积微小的机器就是微机( )。

  【正确】×

  【答案】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可将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这里所指的规模不等同于体积,主要指计算机软件、硬件的部署规模。

  四、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主频

  (1)时钟频率、CPU单位时间内操作次数,单位:MHz;

  (2)速度的重要指标,越高速度越快。

  2.字长

  (1)每次处理的二进制数字串的长度;

  (2)越长精度越高。

  答疑编号:NODE00820900102200000104

  3.内存容量

  (1)存储二进制信息的总量;

  (2)CPU可直接访问内存;

  (3)容量越大,处理速度越快。

  4.存储周期

  (1)连续两次独立的读(写)所需最短时间;

  (2)周期越短、速度越快。

  5.运算速度

  (1)每秒执行的指令数;

  (2)单位:每秒百万条指令;

  (3)影响因素:CPU主频、存储器存取周期。   答疑编号:NODE00820900102200000105

  五、计算机中的应用领域

  1.信息(数据)处理

  (1)目前最主要应用领域(最主要任务);

  (2)包括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等;

  (3)会计数据处理是数据处理的典型应用;

  (4)发展阶段:电子数据处理(EDP)、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

  2.科学计算

  (1)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

  (2)高速计算、大存储容量、连续运算;

  (3)航天工程、气象预报等。

  3.过程控制

  (1)又称:实时控制;

  (2)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预报;

  (3)会计电算化中对某些指标的预警和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机械、电子等领域

  (2)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CAD、CAM集成,集成制造系统:CIMS

  (3)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计算机通信

  (1)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结合而成

  (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通信应用的典型代表

  6.人工智能(AI)

  (1)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活动

  (2)智能机器人

  六、计算机中的数据和编码

  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0、1)表示数据;数字、文字、图像、声音都以二进制表示

  (2)其他数据形式必须转化为二进制才能识别;

  (3)二进制特点:电路简单、容易实现,运算法则简单、简化硬件结构,便于逻辑运算。

  2.数据的存储单位

  (1)最小单位:二进制:位(bit)

  (2)8个二进制位集合:字节—储存和运算的基本单位

  (3)换算: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3.计算机中的编码

  (1)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编码,其他信息需转换成二进制编码的组合来表示。

  (2)ASCII码: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信息交换编码。7位基本ASCII码,共可表示128个字符

  (3)大小比较:同类字符ASCII码:前面﹤后面 ( A

  不同类字符: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 9

责编:duoduo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