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城乡规划师 >> 规划原理 >> 复习辅导 >> 城市规划师规划原理辅导资料-创造居住环境的生态系统观

城市规划师规划原理辅导资料-创造居住环境的生态系统观_第2页

考试网  [ 2016年6月25日 ]  【

  4 气环境系统

  生态住宅对于气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对于室内烟雾污染为主的场合,其评价指标有一氧化碳、可吸入性微粒(I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对于以人为主要污染源的场合,二氧化碳可作为室内的生物散发物的污染程度的评价指标,也可作为反映室内通风情况的评价指标。甲醛浓度是评价建筑材料有机性释放物(VOC)对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指标。室内细菌总数作为室内空气细菌学的评价指标来全面地、定量地反映室内气体环境质量。一般室外空气质量要求达到二级标准;室内采用自然通风技术,使清风在室内流动有利于健康。卫生间有通风换气设施,厨房内部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达到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5 声环境系统

  建筑设计中要求采用隔音降噪措施。通常人最好工作在音响(即声强)为50分贝以下的环境中,超过这一程度会影响人的情绪,造成疲劳,若长期处于100分贝环境中,人还会出现暴戾,听感与记忆力衰退等问题。美国S.A康兹博士将烦恼度整理成一个方程式:烦恼度=-4.798+0.1058×分贝数,如80分贝噪声中,人们感到的烦恼度是3.67。所以,建筑室内物理要从人的生理、事故心理、主客观需求等方面研究人与室内声环境的物质和精神关系,并依据以物理量表示的这些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一般标准的噪音控制在:室外日间声小于50分贝;夜间声小于40分贝;室内日间声小于35分贝;夜间声小于30分贝。

  6 光环境系统

  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辐射能,在明亮的环境中人眼对550μm波长的黄绿光感到最明亮,在较暗的环境中又以510μm波长的蓝绿光最为敏感。光源类型可分为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两种。自然光源主要是日光和天空漫射光。人工光源主要有白炽灯荧光灯、高压汞灯、节能高效荧光灯。建筑设计要满足日照时数,尽量采用自然光;室外避免强光广告、玻璃幕墙等的光污染;提倡使用太阳能绿色照明,室内采用节能灯具,提倡有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

  7 绿化系统

  人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不仅有社会属性,更具有亲近阳光、空气、水和绿色植物等自然要素的自然属性。人得益于植物绿化的不仅仅是生态学意义上的功利,在居住环境中绿色有机体的存在,使环境拥有了生命,富有了人情之趣味。植物不但能以其本身的自然美点缀我们的环境,而且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净化室内空气,通过蒸腾和呼吸作用有效地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并能减少灰尘、降低噪音、杀灭病菌,有益于人体健康。所以,在我们的居住环境周围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室内种植各种植物。

  8 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

  包括收集与处置两部分,收集应体现“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放谁付费”的原则,处置应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生活垃圾的收集要全部袋装,密闭容器存放,收集率应达到100%。垃圾应实行分类收集,分为有害类、无机物、有机物三类,分类率应达到50%。

  9 生态建材系统

  生态住宅提倡使用绿色建材。绿色建材是指已取得国家环境标准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它是无毒、无害、无污、无放射性、无挥发性,有益健康的材料。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使用含有铅、镉、铬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

  生态住宅提倡使用“4R”生态建材。所谓“4R”就是reduce(节约) 指节省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使能源和资源消耗降到最低程度、renewable(更新使用)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recycle(循环使用)是利用回收材料,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以再生建材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和reuse(再使用)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

  10 保护文脉

  文脉是从context译过来的。“脉”指 “脉络” 、“血脉”和“来龙去脉”等。任何建筑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并反映一定的模式。“建筑文脉”讲的就是过去--现在--将来,犹如一条河在运动、变化、发展,其中必然有继承和创新,也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所以,生态建筑环境应该积极地保护建筑物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除了自然和人工环境外,我们还生活在一个精神的人文环境里。自然和人工的有形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空间,人文环境则为我们提供精神上的滋养和慰藉。人文环境是一个民族漫长历史的文明积淀,比起自然环境来,人文环境是我们的生活之本,是我们之所以成为自己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生态居住环境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环境、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生态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内部有秩序循环转换,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和生态平衡的居住生活环境。

12
纠错评论责编:ouhaihong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