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师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初级会计师 >> 初级会计实务 >> 会计实务辅导 >> 文章内容
2017

1/16

华课网校

来源

  • 课程
  • 点赞
  • 收藏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第九章笔记串讲:产品生产成本分析_第2页

  材料消耗数量变动的影响=(170-200)×16.75=-502.5(元)

  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170×(20-16.75)=+552.5(元)

  两因素影响程度合计=-502.5+552.5=+50(元)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N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虽然只超支50元,差异不大,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材料消耗量节约(由200千克降为170千克)使材料成本降低502.5、元;由于材料价格的提高(由16.75元提为20元)则使材料成本超支552.5元。两者相抵,净超支50元。由此可见,N产品材料消耗的节约掩盖了绝大部分材料价格提高所引起的材料成本超支。材料消耗节约只要不是偷工减料的结果,一般都是生产车间改革生产工艺、加强成本管理的成绩。材料价格的提高,则要看是由于市场价格上涨等客观原因引起的,还是由于材料采购入员不得力,致使材料买价偏高或材料运杂费增加的结果。

  2、直接人工成本的分析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

  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

  【例9—14】承【例9—11】,假定该公司实行计时工资制度。N产品每台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工资成本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表9—30所示。

  表9—30直接人工成本计划与实际对比表金额单位.元

  从N产品单位成本表(表9—28)和直接人工成本计划与实际对比表(表9-30)可以看出,N产品单位成本中的直接人工成本本月实际比本年计划降低20元。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下: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11.84-15)×100=-316(元)

  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11.84×(125-100)=+296(元)

  两因素影响程度合计=-316+296=-20(元)

  以上分析计算表明:N产品直接人工成本节约20元,完全是由于工时消耗大幅度节约的结果,而每小时的工资成本则是超支的,它抵销了绝大部分由于工时消耗节约所产生的直接人工成本的降低额。企业应当进一步查明单位产品工时消耗节约和每小时工资成本超支的原因。

  3、制造费用的分析

  对制造费用的分析,主要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构成比率分析法

  (1)在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分析时,通常先将本月实际数与上年同期实际数进行对比,揭示本月实际与上年同期实际之间的增减变化

  (2)在采用构成比率分析法时,可以计算某项成本占制造费用合计数的构成比率,也可以将制造费用分为与机器设备有关的成本、与机器设备无关的成本、以及非生产性损失等几类,分别计算其占制造费用

  相关专题推荐:

初级会计实务:

知识点、讲义专题

点击查看>>>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重点知识_核心考点汇总

模拟试题专题

点击查看>>>2017初级会计职称题库《初级会计实务》试题集锦(共140套)

经济法基础:

知识点、讲义专题

1 2

责编:liujianting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