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资格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 2019年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测试题八

2019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测试题八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 2019年03月10日 ]  【

  16.关于标点符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样一段文字,用了不同的标点,句子结构会变得不同,句子意义也会变得不同 B.直行文稿与横行文稿的标点符号完全相同

  C.问号常用于疑问句和反问句的末尾 D.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答案】B

  【解析】直行文稿的标点符号只有以下几项和横行文稿不同:①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 号放在字下偏右;②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③引号改用双引号“『』”、单引号“「」”;

  ④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线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每年 3 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国事 况且 荣誉

  【答案】C

  【解析】具体辨析如下:

  ①国是与国事。国是,是指国家大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国事不必特意指大事。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共商国是”。

  ②何况与况且。何况,是指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况且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 此句是反问语气,要用“何况”。

  ③名誉与荣誉。名誉,是指社会对特定的公民的品行、思想、道德、作用、才干等方面的社会评价。名誉集 中体现了人格尊严。荣誉,是指一定的社会或集团对人们履行社会义务的道德行为的肯定和褒奖,是特定人从特

  定组织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此句中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导致的负面影响,是泛指国际社会的评

  价而不是特指某一个群体或特定组织的评价而且此评价也非积极评价,所以用“名誉”。

  18.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 A.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 B.只要深入调查,案情就一定能水落石出 C.篮球场上竞争激烈,你争我抢,互不相让 D.他那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认真效尤

  【答案】D

  【解析】D 项,效:仿效,效法;尤:过失。刻苦钻研的精神是优秀的品质,不是过失。“效尤”可改为“学 习”。

  19.下列句子中,比拟修辞方式运用不恰当的是( )。 A.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B.正义被绑着示众,真理被蒙上眼睛 C.泰山敦实,庐山妩媚

  D.路边的蒲公英都已经开了,纤柔的茎上顶着小白花,雄赳赳、气昂昂的

  【答案】D

  【解析】“雄赳赳、气昂昂”中的“纠纠”是指健壮威武的样子;“昂昂”是指情绪高涨的样子。“雄赳赳、 气昂昂”形容雄壮威武,情绪高昂。这与前面的“纤柔的”有矛盾,可以换为朝气蓬勃、青春焕发、风采动人等 词语。

  20.为某教授执教 50 周年纪念会而拟写的贺信中,语言表达得体的是( )。

  A.惊闻先生执教 50 周年,特表祝贺,因事不能赴会,见谅

  B.获悉您执教 50 周年,热烈祝贺,工作繁忙不能光临,抱歉

  C.欣闻先生执教 50 周年纪念会召开,谨此致贺,本人因事不能躬临盛会为歉

  D.欣闻先生执教 50 周年纪念会,特此祝贺,我因事不能莅会为歉

  【答案】C

  【解析】A 项,执教 50 年不可用“惊闻”、“获悉”等词语。B 项,“光临”是敬称他人的来访,敬辞,称宾 客来到为“敬请光临”。D 项,“莅会”是敬辞,多用于指他人,个人不能到会要谦称,不可用“莅会”。

  21.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我的天赋并不好,之所以还能做出一点成绩,完全得益于笨鸟先飞 B.他粗俗不堪,有时却还舞文弄墨,附庸风雅 C.刚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自高自大,目空一切,那是成不了什么大器的 D.我的老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师德高尚,好为人师,诲人不倦

  【答案】D

  【解析】D 项,“好为人师”是贬义词,可解释为不谦虚,不知求教而喜欢以教导者自居。此句表达的意思 为赞扬,是褒义,因此“好为人师”不可用在此处。

  22.“大学生”与“共产党员”这两个概念之间是( )关系。

  A.交叉 B.同一 C.属种 D.全异

  【答案】A

  【解析】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只有一部分重合的关系。A 项,大学生中有共产党员,但不是全部都 是。共产党员中有大学生,但也不是全部都是。两者是交叉关系。

  23.下列判断中,有逻辑错误的是( )。 A.只有成绩合格,才能被录取 B.只有四边相等,才是正方形 C.如果是被告人,就是罪犯 D.如果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答案】C

  【解析】1997 年刑法修订后,采用的是疑罪从无的法律原则,在法律没有确定行为人有罪或无罪之前,一 概认定行为人无罪。犯罪嫌疑人是在侦查阶段和提起公诉阶段对行为人的称呼,而被告人与民事诉讼相近,即检 察院作为原告提起公诉,自然其称呼要变成被告人。与罪犯有本质的区别。

  24.下列各组字中,存在异体字关系的是( )。

  A.类-類 B.泪-淚 C.医-醫 D.划-劃

  【答案】B

  【解析】“淚”和“泪”是异体字,这两个字在古籍中都有出现,读音和字义完全相同,可以任意使用其中 一个,只是字的形体不同,所以称为异体字。从笔画的多少的角度来看,“淚”字笔画多,“泪”字笔画少,故前 者又是繁体,后者是简体。“泪”、“涙”同时存在的原因,是古时不同地域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分别给“泪”造字。 “泪”字用的是“会意”这种造字法,而“涙”字用的是“形声”这种造字法。

  25.下列句子中,有动词使动用法的是( )。 A.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答案】C

  【解析】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句子的主语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紧跟在这个动词后的宾语 施行该动词表示的动作。C 项中,“活”字用了动词的使动用法。

  26.王安石有《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 所写的习俗发生在(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答案】A

  【解析】“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即是通常所说的春节。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 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 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7.河南省的洛阳,陕西省的华阴分别位于( )。

  A.洛河之北,华山之北 B.洛河之南,华山之北 C.洛河之北,华山之南 D.洛河之南,华山之南

  【答案】A

  【解析】山南水北叫阳,山北水南叫阴。洛阳应该在洛河之北,华阴应该在华山之北。

  28.根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已经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每年必须参加 累计时间不少于( )小时的继续教育。

  A.24 B.36 C.48 D.72

  【答案】D

  【解析】根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新出政发[2010]10 号)的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 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 72 小时。其中,接受新闻出版总署当年规定内容的面授形式继续教育不少

  于 24 小时,其余 48 小时可自愿选择参加省级及以上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继续教育形式。这是出版专业 技术人员续展登记注册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29.对一本图书抽取内容连续的 10 万字,进行编校质量检查,发现前言有 1 个别字,注释中有简化字、繁 体字混用的差错 2 处,则此书的差错率为( )。

  A.0.3/10000 B.0.2/10000 C.0.1/10000 D.0.15/10000

  【答案】B

  【解析】封底、勒口、版权页、正文、目录、出版说明(或凡例)、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 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等中的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 1 个差错。前后颠倒字,可以

  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 1 个差错。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每处计 1 个差错;同样性质的差错重复出

  现,全书按一面差错基数加 1 倍计算。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 1 个差错。简化字、繁体

  字混用,每处计 0.5 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 3 处,计 1.5 个差错。所以题目中差错为 2 处,差错率为 0.2/10000。

  30.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

  B.新中国成立 100 年

  C.2030 年

  D.2040 年

  【答案】A

  【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 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目标。

123
责编:chenzhu

报名指南

出版专业备考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更多+ 焚题库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
  •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