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资格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 2019年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十

2019年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十

来源:华课网校  [ 2018年11月22日 ]  【

2019年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十

  1、我国最早出现的出版物是(C.图书)。

  A.报纸

  B.期刊

  C.图书

  D.音像制品

  考点:

  ☆☆☆☆☆考点2:出版物的种类;

  根据事物的总体特征作出的分类,通常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分类。对于出版物,当然也可以根据它们在载体、内容、表现形式、生产方式等方面的总体特征而将之分成不同的种类。现在一般认为,根据总体特征来划分的出版物种类,就是以上所说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六大类。其中,图书、报纸和期刊通常是以纸张为载体、以印刷方式复制后发行的,所以往往又把它们合称为“纸质出版物”或“印刷型出版物”,以区别于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

  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常常促成出版物种类的新陈代谢。所以,这六大类出版物并不是同时产生的,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先后出现的。最早出现的出版物是图书,在图书以后出现的是报纸、期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后来又出现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与此同时,以前我们曾看到过的缩微出版物,现在却不见了踪影。

  在出版工作实践中,除了按总体特征作的出版物基本分类外,还常常从其内容所属学科的角度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每一大类出版物再作分类。

  对出版物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类。譬如,按照知识层次结构的不同,出版物可以分为学术研究类、知识普及类、大众生活类、娱乐类等;按内容的表现形式来划分,出版物可以分为文字类、图画类、图文类、声音类、图像类、多媒体类等;从发行范围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只限国内发行的出版物、仅在内部发行的出版物等。

  2、电子出版物不同于音像制品的地方是(B.记录信息采用数字代码方法)。

  A.能为读者阅读、欣赏

  B.记录信息采用数字代码方法

  C.生动、形象

  D.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

  考点:

  ☆☆☆考点7:电子出版物;

  电子出版物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电、光、磁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的出版物。

  电子出版物也可从各种角度作多种划分。譬如,按载体的不同,可分为软磁盘类、只读光盘类、集成电路卡类以及其他几种较少使用的类别(详见《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第十章);按对读者操作的反应情况不同,可分为单向类和交互类等;按所包含的信息表现形式,可分为文字类、图片类、声音类、图像类、图文类、动画类、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类等;按基本用途,可分为计算机软件类、信息检索类、阅读类、素材类、教育类、游戏类等;按所含的传播媒体特征,可分为电子图书类、电子期刊类、电子报纸类等,其中前者称为“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后两者合称“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各个大类下往往又都包括若干小类。

  电子出版物具有许多与音像制品类似的特点,因此音像制品有别于图书、报纸、期刊的特点,同样也见于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有别于音像制品的地方,主要是记录信息全部采用数字代码方式以及载有的信息内容不同。而在物质载体形式、复制方式和使用时需要的技术设备方面,则与音像制品互有交叉、异同并存。

2019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题库—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2019出版专业资格考试考试焚题库

在线做题

网校课程

2019专项备考出版专业资格考试,高清授课,考点解密考点密卷,助力通关!在线体验听课>>

统一服务热线:4000-525-585 在线联系通道 

一键试听

  加入【出版专业资格考试交流群】协助报名|通关课程|模考题库|资讯答疑810933921

  3、期刊社的协办单位,不可以(C.参与期刊的编辑出版业务 )。

  A.参与期刊的经营管理

  B.参与期刊的广告经营业务

  C.参与期刊的编辑出版业务

  D.参与期刊的发行业务

  考点:

  ☆☆☆☆考点15:出版业的构成;

  我国出版业主要由出版单位、印刷复制单位、发行单位、制作单位、出版专业教育和科研单位等构成。它们各有不同的职能,又共同直接或间接地为出版物的生产和经营服务。

  1.出版单位

  出版单位是从事出版活动的机构。包括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机构等。法人出版报纸、期刊,不设立报社、期刊社的,其设立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视为出版单位。

  上述各种出版单位中,报社和非独立的报纸编辑部通常归属新闻业。这里主要介绍作为出版业构成部分的出版社、期刊社等出版单位。

  (1)出版社是以出版图书或音像制品或电子出版物或互联网出版物为主要任务的出版单位。它们有一定的专业分工,可以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各自按照自己的发展目标和风格追求,制订出版计划,出版各种相应种类的出版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版社总数大大增加。

  出版各种出版物的出版社,名称可能各异(如有称为“印书馆”、“书局”、“公司”的),并且根据出版物种类的不同而在具体的业务活动方面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来看,它们还是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各种出版社大体上都按照出版物生产的特点而设立与出版物的精神生产过程、物质生产过程和商业流通过程相关的编辑、校对、信息资料、制作(出版)、发行等业务部门。编辑部门内又往往按专业分工设立各种编辑室(部、科),其中包括兼任出版物外部装帧或包装设计的美术编辑室。

  编辑部门的工作主要是保证出版物精神文化内容达到合格质量或再予以提高,所以编辑工作历来是出版单位工作的中心环节。校对部门的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和补充,对于保证出版物的文字、格式和内容质量也有重要作用。信息资料部门向编辑部门提供必要的文献参考材料,辅助编辑人员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精神文化内容的质量。制作部门(出版科)根据各种出版物的生产特点对精神生产结果作一定的技术处理,使之具备可以转入物质生产过程的条件,并联系、委托、监督印刷复制单位按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物质生产。发行部门作为出版物进入商品流通过程的起始端口,负责促进出版物在社会上顺利流通并实现价值;一般承担总发行的职责,也少量从事直接面向读者的零售业务。

  (2)期刊社是以出版期刊为主要任务的出版单位。期刊社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经营,单独核算,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期刊社可以有协办单位,可以允许协办单位参与期刊的经营管理、广告经营业务,但不得允许协办单位参与期刊的编辑出版业务。

  期刊社的内部机构设置,按期刊的性质、类型、规模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与出版社大同小异,都必须有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负责编辑、校对、整体设计工作,并有一定的专业人员从事委托印制、监督印制质量和发行等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由于广告经营对期刊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期刊社一般都设有这方面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有些期刊社还设有专门负责采访工作的采编机构或人员。

  期刊社的编辑出版部门与期刊的主办单位(或主要主办单位)以及期刊登记机关必须位于相同的省级行政区域内。期刊社可以为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立记者站、办事处、联络处等派出机构或者分支机构,但是必须事先得到拟设机构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的批准,并接受当地出版行政部门的管理。

  3.非独立的期刊编辑部是从属于法人的出版单位。常有一些法人(包括出版社)出版期刊而不设立期刊社,只设立期刊编辑部作为其从属部门。这类期刊编辑部虽不是独立实体,根据《出版管理条例》规定,也被视为出版单位。这类出版单位虽然在内部机构设置方面与期刊社基本相似(但一般规模较小,且工作人员常兼顾承担几种职责),但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主办单位承担,因而与作为独立法人的期刊社有所区别。譬如,某图书出版社为出版期刊而设立了期刊编辑部,该编辑部虽然被视为出版单位,但其财产属于出版社所有,有关的财务活动、人事安排等也都要由出版社决定,编辑部不能单独以自己的名义从事除了出版期刊之外的各种经营活动。如果发生各种民事纠纷,须由出版社作为当事人出面解决,编辑部无权自行解决。

  上述各种出版单位的设立,都要经过审批(详见本书第三章第二节)。出版单位要把自己的名称标明在所出版的出版物上,以表明出版单位享有合法的出版权,并对该出版物承担相应的责任。

  2.印刷复制单位

  印刷复制单位是从事出版物物质生产过程的部门,包括印刷厂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复制工厂等。它们接受出版单位的委托,根据出版单位提供的原稿(原版盘、原版带等),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生产工具,通过物化劳动印刷或复制出可以大量传播的出版物。

  印刷厂的主要经营业务,是完成图书和期刊的排版、印刷、装订等工作。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复制工厂的主要经营业务,是翻录制作磁带工作母带、光盘的翻录母盘和压模盘并批量复制商品磁带、商品光盘等。

  印刷、复制出版物的单位都有一定的专业性工程技术要求,因此它们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的生产工艺流程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动。

  我国对印刷复制单位的设立实行许可制度。未经一定级别的出版行政部门审批许可,任何单位都不得经营出版物的印刷、复制业务。

  3.发行单位

  发行单位是用商品流通方式将出版物向社会传播并销售给读者的专职单位,包括总发行单位、批发单位和零售单位,但承担本版出版物总发行业务的出版单位不在其内。

  总发行单位和批发单位有时也可兼营零售业务,而零售单位只能经营零售。发行单位内部一般都设有订货、进货、仓储、推销、发货、信息管理、财会等业务部门或专职人员。

  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许可制度。未经一定级别的出版行政部门审批许可,任何单位都不得经营出版物的发行业务。

  4.制作单位

  制作单位是对精神生产内容进行技术加工处理,制成能够据以批量复制出版物的、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母版”的专门单位。

  图书、期刊等纸质出版物的制作单位,根据出版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按照原稿进行排版、改样,最终输出可供晒制印版的排版胶片(或计算机排版文件)。在许多纸质出版物的生产过程中,制作工作一般都是委托印刷工厂完成的,独立的纸质出版物制作单位数量不很多,主要是一些不承担印刷业务的专职排版公司。

  音像制品的制作单位,根据音像制品总体设计的要求,使用相应的设备将音频、视频信号节目录制在录音带和录像带上,再通过剪辑、合成等手段制成原版带或原版盘,供复制工厂据以翻制工作母带、工作母盘。

  电子出版物的制作单位,根据电子出版物总体设计的要求,主要使用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作必要的处理后,集成为原版盘,供复制工厂据以翻制翻录母盘以及压模盘。

  互联网出版物的制作单位,根据总体设计的要求,使用专门的制作工具软件,将作品制作成特定格式的计算机压缩文件。

  根据国家规定,设立出版物制作单位,都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报请审批或备案的手续。未取得许可者不得从事出版物制作经营业务。获得国家许可的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制作单位,可以将自行制作的作品交由相应出版物的出版单位审定出版,也可以接受出版单位的委托制作相应的出版物原版带、原版盘。

  从各种出版物制作单位的上述业务内容来看,制作单位实际上是印刷工厂或者出版单位制作部门(出版科)一部分工作社会化、专业化的产物。

  5.出版专业教育、科研单位

  出版专业教育单位,是专门培养编辑出版、印刷复制和发行等方面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包括进行全日制教育的高等院校、中等专科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主要进行业余继续教育的各种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

  出版专业科研单位是专门进行出版科学研究的单位,包括对编辑出版、印刷复制和发行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科学研究的各种研究所。

  出版工作者协会和编辑学会等社会团体,在推进出版学、编辑学、发行学研究和组织相应学术交流方面起着很大作用,有的也兼有出版专业教育、科研机构的职能。

  4、以“光与电”取代“铅与火”的标志是我国出版界普遍采用(A.激光照排系统)。

  A.激光照排系统

  B.胶版印刷

  C.联动装订

  D.直接彩印

  ☆☆☆☆☆考点26:新技术促进出版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出版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层出不穷的新的科学技术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出版业,推动其发展。尤其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互联网的发展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十分深刻的一场技术革命,对出版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各种新技术尤其是新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出版业的各个部门和出版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这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版业的生产力空前提高

  1987年,世界上第一张计算机屏幕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问世。此后,只经过短短五六年时间,我国出版界就已普遍采用激光照排系统,迅速实现了以“光与电”取代“铅与火”的技术改造,使出版物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再加上胶版印刷、联动装订、直接彩印等技术的普遍采用,中国印刷术发生了又一次革命,从而使我国出版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达到了历史上最高的水平。

  2.出版物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

  各种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孕育了出版物的新类型。过去,出版业只生产以印刷方式复制的图书、期刊等以纸张为载体的出版物。现在,采用其他方式复制的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非纸质出版物,品种和生产数量都日益增多,已经与纸质出版物平行发展;而互联网出版物的出现,更使出版业登上了一个现代化新台阶。这些利用新颖载体、采用独特复制方式的出版物,聚音、字、像于一体,汇采、传、受于一线,变静态为动态,改单向为交互,具有信息容量大而占用物理空间小以及检索方便、价格低廉等优势,对纸质出版物逐渐形成挑战。

  3.出版业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新技术促进了新型出版物的飞速发展,也导致出版业的结构组成发生重大变化。以往一提起“出版单位”,人们想到的就是图书出版社、期刊社等从事纸质出版物生产的机构,而目前在我国出版业中,从事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生产的出版单位,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涉足互联网出版的单位也在日益增多。相应地,从事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单位,也有了很大变化。

  新颖的信息技术为出版工作者提供了获取、传递和处理各种信息的优质工具,也大大加强了编辑、复制、发行各个阶段的紧密联结。只要打开计算机,出版物的哪些品种在进行稿件加工整理,哪些品种在印刷、复制,哪些品种在销售,都了如指掌。出版单位经营者和各级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可靠的情况和数据,工作效率自然大大提高。毫无疑问,这对于加强出版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大大缩小了地区、国家之间的距离。跨地区、跨国家的合作出版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使得出版业的天地空前开阔。努力使出版物的生产和销售面向世界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业的一个重要发展取向。

  4.编辑、复制、发行的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

  过去,编辑只靠纸和笔、通过写信和跑腿开展工作,活动的圈子很小,工作局限性很大。现在,只要编辑人员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来源就无比丰富,获取信息也十分便捷。在计算机上建起各种数据库,可以随时用来分析各种信息。编辑与作者联网,可以随时相互联系,进行选题的策划,开展组稿活动;就是修改加工稿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同作者商量。利用计算机进行美术作品的加工和书刊的装帧设计等,可以节省大量时间,速度快、效果好。这一切显然都能大大提高编辑工作质量。

  过去,由于印刷技术的限制,过长的出版周期常常成为束缚出版业发展的难题。现在,印刷行业已逐步实现数字化,印制过程大大简便。数字化直接制版技术,可以不需胶片和晒版而直接制作出印版并上机印刷。数字化印刷技术可把经过计算机设计的作品直接输出到印刷机上,进行批量印刷。磁带高速复制技术明显地加快了音像制品的生产速度。光盘复制生产联动机能使塑料颗粒瞬间变成出版物成品。网络出版更能适应各种读者的不同需要,随时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具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

  过去,发行工作全靠现场交易,无论是看样订货还是销售,发行人员都必须亲临现场,因而发行的范围和效率都很有限。现在,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的联机发行,可以使发行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发行信息数据库能够使各地的出版单位和发行单位及时把握发行动态和库存状况;通过计算机控制进行的存货调节管理,使得出版物的发行有可能始终保持合理库存。通过在版书目数据信息库,可以及时根据销售情况选择进货,并为读者提供图书信息服务。网络出版更使出版物的发行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发行工作的变革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5、现在能够见到的最完整的帛书,是1973年在(C.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帛书”。

  A.山东临沂

  B.甘肃敦煌

  C.湖南长沙

  D.湖北随州

  ☆☆☆考点9:缣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蚕丝织造丝绸的国家。甲骨文中已有 “丝”、“帛”、“桑”等字,说明在殷商时已用蚕丝织造缣帛。至于将缣帛用于帛书,当在丝织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以后。从文献记载看,缣帛与简牍常并称“竹帛”,故当在同期流行。丝织品有“帛”、“缯”、 “缣”、“素”等名称,因而帛书也有“缯书”、“缣书”或“素书”等称谓。

  帛书的出现是书籍载体的一次重大变化。缣帛质地轻薄柔软,易于着墨书写,易于携带收藏,便于阅览,克服了简牍体积大、分量重、不便携带展读等缺点。由于缣帛幅面较大,较之竹简还更适宜绘画制图。但是,缣帛价格较贵,不可能在民间得到广泛使用。

  现在能够看到的最完整的帛书,是1973年在长沙出土的“马王堆帛书”。这批帛书中有两部《老子》的抄本,一部记载战国时苏秦、苏代等人言行的佚书(共28篇文,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以及《周易》、《春秋事语》、《五星占》、《相马经》等20多种作品,计 10余万字。十分可贵的是,其中还存有彗星图谱、古地图以及《五十二病方》中的导引图。这批帛书大都写在上下幅宽48厘米的整幅帛上,并画有极细的朱丝栏。有的帛上抄有几种书,在每一种书的首行上端有一墨钉标志,表示一种书的开始,书名则写在正文的最后,并标明字数。出土帛书有卷轴和折叠两种存放形式。折叠式是先对折成双幅,再折为四幅、八幅,呈长方形置于漆盒内。卷轴式帛书则卷绕在一根长条形木片上。

  帛书在书籍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已不是直接取材于自然界的原始材料,而是人工制造的编织物。这种具有良好质地的书写材料,启发人们去寻找更价廉物美的替代物,最终导致了纸的发明。

  6、1937年1月,党中央成立了由张闻天、秦邦宪等人负责的(C.中央党报委员会),统一领导新闻宣传工作。

  A.新华社

  B.解放社

  C.中央党报委员会

  D.中央出版发行部

  ☆☆☆☆☆考点4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活动;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党最早的出版机构所在地。1920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设立新青年社,出版《新青年》杂志。该杂志1915年创刊,原名《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开始改名《新青年》;它原由上海群益书社出版,1917年迁北京出版,1920年9月又迁回上海出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一度成为党的机关刊物。新青年社还出版《新青年丛书》,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

  1921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决定在上海成立正式的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由当时担任党中央宣传主任的李达亲自主持。人民出版社成立后,即以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为己任,制定了出版《马克思主义全书》、《列宁全书》和《康明尼斯特丛书》(即《共产主义者丛书》)的计划。虽然由于反动派的迫害而致使出版计划未能全部完成,但这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出版马列主义著作,开拓了出版业的新领域。

  由于反动派的镇压,中国共产党的出版机构往往不能正常开展业务,存在的时间也较短。历史上在国民党统治区先后出现的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出版机构主要有:上海书店,1923年11月成立于上海,由毛泽民负责,1926年2月3日被军阀孙传芳查封,3年中出版图书30余种;长江书店,1926年11月成立于武汉,由瞿秋白负责。此外还有无产阶级书店(1928-1929,上海)、华兴书店(1929-1931,上海)、北方人民出版社(1931-1932,河北保定)。这些出版机构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它们的出版物因宣传新思想而在群众中广为传播。

  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和解放区的图书出版,始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当时设在江西的苏维埃政权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出版过报刊、书籍以及民众文化补习课本。据不完全统计,有刊物70余种,如《少年先锋》、《红色》、《青年实话》、《红星报》;图书200种左右,如《共产儿童读本》、《中国苏维埃》、《列宁主义概论》等。1933年8月,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成立了12家出版局和工农书店,出版《共产党》、《斧头》、《红旗》等报刊。“西安事变”以后,党中央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于1937年1月组成了由党的总书记张闻天及秦邦宪等人负责的中央党报委员会,统一领导新闻宣传工作,党的新闻出版工作在陕北根据地得到迅速发展。1937年4月,中央党报委员会创办解放周刊社,该社的发行科以新华书店名义对外联系,并发行《解放》周刊。1938年设立解放社,出版《列宁选集》及一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至1939年8月,即发行新书98种。1939年6月,党中央成立了中央出版发行部,以加强革命书刊传播。同年9月,新华书店作为独立建制单位正式成立,随即迅速在其他敌后根据地陆续建立地区总店和分支店,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分支店发展到735家。各大解放区的新华书店总店由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领导,承担本解放区的书刊编辑出版、印刷、发行任务;分支店一般承担发行任务。此外,八路军、新四军、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及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各野战军,都有各自的书报出版机构,如战时出版社、大众日报社、江淮通讯社等。

  解放区的出版机构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出版了大量革命书刊,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它们还把许多书刊通过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办的书店、出版社传送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中,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通过各种方式领导设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民营进步出版机构,积极出版了大量宣传抗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进步书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营进步出版机构中,最有影响的是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生活出版社。

  生活书店1932年7月由邹韬奋创办于上海,其前身是《生活》周刊社。一起参与创办的还有胡愈之、徐伯听。生活书店出书范围很广,内容包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哲学、经济、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门类。先后出版《大众生活》、《太白》、《新知识》等期刊29种,出版图书1000多种,丛书20余种。生活书店的优质服务深受读者欢迎,又由于有二套完整的民主管理体制,经营良好而业务拓展,在各地广设分店,形成规模经营。为保护书店不被国民党破坏,生活书店还在上海成立了一批化名的出版机构,如远东图书公司、兄弟图书公司、骆驼书店等。生活书店的创办者邹韬奋,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卓越代表,是出版工作者的模范。他在出版战线上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贡献了一生,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

  新知书店1935年由钱俊瑞、徐雪寒、薛暮桥等多人创办于上海,出版图书约400种,期刊10种。读书生活出版社由艾思奇、郑易里出资,邀黄洛峰于1936年在上海创办,以出版大众哲学读物和期刊《读书》而闻名。

  三家出版机构于1948年在香港合并,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凡新进入出版单位担任社长、总编辑或主编职务的人员,应当具备(A.中级)及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A.中级

  B.初级

  C.高级

  D.副高

  ☆☆☆☆☆考点15: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及其要求;

  国家在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互联网出版机构和期刊社等出版单位,建立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简称“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是国家对出版从业人员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的认定。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在出版单位从事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等的编辑、出版(技术编辑)、校对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凡在出版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规定级别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持相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该制度对于各种人员的职业资格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

  1.凡新进人出版单位担任社长、总编辑或主编(均含副职)职务的人员,应当具备中级以上(含中级,下同)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无中级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者,应当在到任后的两年内通过中级以上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否则,不能继续担任出版单位的上述领导职务。

  2.凡在出版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中级以上 (含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才可担任责任编辑(或责任校对、责任技术编辑)。

  3.凡新参加工作并进入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大学专科和本科学历毕业生,应当在进人出版单位后的下一年度内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4.新调入出版单位的在职非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要在调人后的下一年度内,通过规定级别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否则,不能从事相应的出版专业技术工作。

  5.2002年6月之前已在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其所在单位应创造条件,支持他们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并在自该年起的五年内通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在这五年内经过培训仍不能通过相应级别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员,不得继续在原岗位上聘用,出版单位要调整其工作岗位。S

  8、应聘在职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应不少于( A.12天 )。

  A.12天

  B.10天

  C.20天

  D.15天

  考点:

  ☆☆☆☆☆考点18:对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获得者的管理;

  1.出版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从具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中择优聘用合适的人员担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1)取得初级资格者,可以聘任助理编辑(助理技术编辑或二级校对)职务。

  (2)取得中级资格者,可以聘任编辑(技术编辑或一级校对)职务。

  2.已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还应不断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应聘在职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应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

  3.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持有证书的人员应每三年凭所在出版单位出具的介绍信、连续三个年度的考核证明以及正规院校或省级以上出版行政部门所属教育培训机构出具的最近连续三个年度的继续教育合格证明,到新闻出版总署指定的机构办理登记手续。

  登记时,对于各方面都合格的,予以按时登记;对于存在不合格情况的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缓登或者取消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1)凡在一个登记期内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缓登一年:

  ①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一年。

  ②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

  ③不能按要求提供参加继续教育的有关证明。该类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继续教育,完成规定的学习要求,方可恢复登记。

  凡被缓登一年的,应推迟一年报考上一级别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2)凡在一个登记期内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取消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①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以上。该类人员如果今后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须重新通过相应级别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②有两次年度考核不合格。对该类人员,发证机关要收回其资格证书;出版单位可以将其解聘或调离。

  4.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吊销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收回资格证书,且两年内不准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伪造学历和出版专业工作资历证明。

  (2)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

  (3)国务院新闻出版和人事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5.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若因违反有关出版工作的规定而受到严重警告以上行政处分,取消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收回资格证书。该类人员五年之内不得从事出版工作。

  6.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若因违法而受到刑事处罚,取消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收回资格证书。该类人员此后永远不得再从事出版工作。

  9、短期投资是指其全部回收期不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或者能随时予以变现的投资,对于出版社来说,主要是指对( A.图书出版 )的投资。

  A.图书出版

  B.设备

  C.“三产”

  D.印刷材料

  考点:

  ☆☆☆☆考点20:出版社财务管理的内容;

  基于出版社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筹资、投资和剩余分配三个方面。

  1.筹资。这是指资金的筹集活动。出版社的资金来源一般有权益资本和借入资本两种。目前,作为国有单位的出版社,其权益资本是国家投入或增拨的资本;借入资本是债权人提供的信用和贷款。出版社为了实行规模经营,增加出书品种和出版更多更好的精品而需要增加投入时,既可以向国家申请增拨资金以扩大权益资本,也可以采用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等方式取得借入资本。但是,在国家财政尚不够充裕的时期,前者往往较难实现,故一般较多采用后者。

  2.投资。这是指以收回资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的资金流出。企业投资一般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指其全部回收期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投资,如出版社投资兴建附属的排版中心,购买机器、设备等。短期投资是指其全部回收期不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或者能随时予以变现的投资,对于出版社来说,主要是指对图书出版的投资。例如,出版社计划要出版一部工具书,就需要一笔资金用于前期的编辑活动。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这就是出版社的短期投资。对于图书出版的投资,一般按出书计划掌握和控制,并由财务部门考核其资金回收期。至于卷帙浩繁,出版周期特长的大型辞书、成套书、丛书等,由于投资涉及的时间长,风险大,决策时必须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机会成本,以提高投资效益和降低投资风险。

  3.剩余分配。按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的增值部分,即前述G'大于G的差额,是企业新创造的价值。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对这部分资金的使用需要作出预算分配方案。根据有关规定,这些资金一般可用于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以及提取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和任意公积金等。

  10、某图书的单位变动成本为9.50元,生产数量为5000册,目标利润为20000元,单位销售收入为16元,单位销售税金为0.20元,则其固定成本总额为( C.11500 )元。

  A.60000

  B.59000

  C.11500

  D.12500

  考点:

  ☆☆☆考点21:目标成本测算;

  出版单位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对成本费用支出的管理和控制。因此,预先掌握成本费用的支出水平是很重要的。本量利分析就可以用于进行目标成本的测算。

  在进行目标成本测算时,习惯上将“销售数量”改称“生产数量”。这并不影响公式的运用,因为在本量利分析中,如前所述,这两个数量是视为等同的。

  1.在已知生产数量、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的情况下,预测出版物保本不亏时的总成本。测算时,先将利润值0代入公式

  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再将公式变换,于是便有:

  销售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销售数量

  上式中左项的“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十固定成本总额”实际上就是保本不亏时的总成本,所以可以改写为“保本成本”,即预期销售收入扣除税金后正好可以抵消的成本总额。如再把“销售数量”改写为“生产数量”,就有下式:

  保本成本=(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生产数量

  利用这个式子便可计算保本成本了。

  例如,B图书预计生产10000册,单位销售收入15元,单位销售税金0.19元。将有关数据代入后,能计算出B图书的保本成本为:

  保本成本=(15-0.19)×10000=148100(元)

  2.在已知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目标利润、固定成本总额、生产数量的情况下,测算单位变动成本。测算时,可把公式

  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变换、改写为:单位变动成本=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固定成本总额+利润)/生产数量

  仍以B图书为例,若固定成本总额为8000元,目标利润为 10000元,而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生产数量等不变,则将有关数据代人后,便可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为:

  单位变动成本=15-0.19-=13.01(元)

  3.在已知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目标利润、单位变动成本、生产数量的情况下,预测固定成本总额。测算时,可把公式

  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变换、改写为: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生产数量-利润

  以C图书为例,若单位变动成本为8.578元,生产数量为 4000册,目标利润为10000元、单位销售收入为15元、单位销售税金为0.19元,则将有关数据代人后,便可计算出固定成本总额为:

  固定成本总额=(15-0.19-8.578)×4000-10000=14928(元)

123
责编:chenzhu

报名指南

出版专业备考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更多+ 焚题库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
  •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