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成人高考 >> 专升本模拟试题 >> 政治 >> 文章内容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点击排行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前练习试题及答案(19)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 2017年9月13日 ]  【

  二.辨析题

  1.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正确。(1)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2)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决定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从事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采取错误的方法,导致失败。

  3.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

  错误。(1)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不是直观反映,而是能动反映。(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是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单凭直观,人们至多认识事物的一些表面现象,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的说法,虽然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但缺乏实践的观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三、简答题

  1.简述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1)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主体是反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主体通过实践改造客体。(2)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关系,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主体通过实践改造客体。(3)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4)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主体改造客体,客体满足人的需要,体现了人创造了美。

  2.简述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1)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真理向谬误转化表现为: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性的认识从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孤立出来,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4)谬误向真理的转化表现为:谬误是正确认识的先导,可以在纠正错误、批判谬误中引出真理性的认识。

  3.简述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并且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惟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2)认识从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认识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依赖于实践。所以,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4.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实践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3)实践促进人们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

  5.简述感性认识的理性认识的关系。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直接反映。感性认识包括三种形式:感觉、知觉、表象。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间接反映。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由于感性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与客观事物是直接接触的,所以,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之上的理性认识是真实可靠的,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是主观自生的。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感性认识只能反映事物的外表和现象,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6.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相一致,必须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只停留在主观认识范围内是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因为,思想没有直接现实性,无法检验自己;而客观实际也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因为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不能联系主观,要检验真理就必须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惟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因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3)人们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从事实践活动,引出一定的客观效果,这样就能够把原来的思想理论同客观现实相对照,从而检验出原来的思想理论是不是真理。

  7.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它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它把反映论的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对社会的意识现象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全面地、科学地解释了意识和存在、主观和客观在认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3)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反映论,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中考察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所以是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四、论述题

  1.试用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1)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容,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2)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过150多年的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因而它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真正的坚持。(3)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死不变的教条的教条主义倾向;二是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否认它的真理性和指导作用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

  2.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说明这段话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1)认识来源于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注重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要注重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用新的理论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

  3.试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理论,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马克思主义来源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十月革命、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3)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要不断发展,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4)要反对用教条主义看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同时也要反对借口时代发展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 2 3
责编:jiaojiao95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