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成人高考 >> 专升本模拟试题 >> 语文 >> 文章内容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点击排行

2020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大同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20年8月7日 ]  【

  9[.问答题]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与:

  蜡:

  (2)将这段文字中“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其含义。

  (3)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1)与:参与。蜡:蜡祭,周代在周历十二月(夏历十月)合祭有关农业生产的鬼神。(2)孔子的慨叹,大概是因为鲁国(祭祀僭行天子之礼)的缘故。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情状极端不满,鲁国僭行天子之礼,在南郊祭天地,孔子“喟然而叹”,引发对“大同”“小康”社会的憧憬。

  (3)导论,引子:由于孔子对鲁国僭行天子之礼不满,而引发对“大同”“小康”社会的论述。

  10[.问答题]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画横线的含义。

  矜:

  独:

  分:

  归:

  货:

  弃:

  (2)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丘之未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大同社会的主要特点。

  (4)挑出这段文字的排比句,并分析其效果。

  [答案](1)矜:同鳏,无妻或丧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分:职分,职业。归:出嫁。货:财物,物质资料。弃:遗弃,抛弃。

  (2)我没有赶上,可是心里却十分向往(或不过对那两个时代有文献记载)。

  大道运行的时代,天下为全民共有,推选有贤德和有才能的人参与管理,讲求诚信,谋求友爱和睦。

  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他们自己的父母双亲,不只是抚爱他们自己的子女,使老人们都能安享晚年,壮年们都能被任用以各尽其能,年幼的儿童们都能健康成长。

  因此邪恶的图谋自然闭塞而不能兴起,盗窃抢劫的恶行自然不会发生,因此外门不用上栓紧闭,这就是大同世界。

  (3)“大同”社会的主要特点:“大同”世界是“大道之行”的时代,是“礼”自然运行于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人欲与“礼”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礼”的时代。

  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上,“大同”是“天下为公”;

  在人事制度上,“大同”是选举制,传贤不传子,选贤与(举)能;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大同”是人欲与“礼”(天理)的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礼”(天理)的时代,“大同”是“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大同”是物质极大丰富,“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在社会治安上,“大同”是“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4)如“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运用排比,相同的句式紧密排列,一气呵成,感情强烈,气势充沛。

  11[.问答题]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隐:

  家:

  池:

  固:

  作:

  兵:

  殃:

  小康:

  (2)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3)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小康社会的主要特点。

  (4)挑出这段文字中的排比句,并分析其效果。

  [答案](1)隐:消失。家:家族。池:护城河。固:坚固保障。作:起。兵:指战争。殃:祸殃。小康:康,安。依礼而治的小安社会。

  (2)用礼正定君臣的名分,用礼加深父子亲情,用礼使兄弟情谊和睦,用礼使夫妻感情和谐。

  用礼表明道义,用礼考察诚信,辨明过错,以仁爱为典范,讲求礼让,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

  (3)“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之后,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圣人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

  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上,“小康”是“天下为家”;

  在人事制度上,“小康”则是世袭制,“大人世及以为礼”;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小康”则是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小康”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小康”是“以(礼)设制度,以立田里”;

  在社会治安上,“小康”是“城郭沟池以为固”,“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4)“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相同的句式紧密排列,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感情强烈,气势充沛。

1 2
责编:zj10160201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