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成人高考 >> 专升本模拟试题 >> 语文 >> 文章内容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点击排行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精选练习题及答案(4)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 2018年1月26日 ]  【

  三、现代文阅读(共3篇,每篇18分)

  第一篇:

  徽州文化主要是指以徽州(古又称新安郡)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人们之间 对象性关系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同任何文化一样,它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并且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辉煌的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播及全国各地。

  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自昔战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根基。崇山峻岭的屏闭翼护又使徽州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区域,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包括汇聚于此的南北各地多种文化因此互相碰撞,互相选择,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二程与朱熹皆与徽州有极深渊源。儒学 观念和儒家礼义对徽州社会各阶层影响至深,所谓“道学渊源在新安久矣”;并且逐步发展成新安理学等体系和流派。

  儒学兴盛,加上徽州相对隔绝的地理条件,使这里的家族文化十分凝重,“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擅入者。其风最为近古……虽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家族、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其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基本建筑于家族本位之上,是传统文化家国同构原则的典型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排斥商业精神的,但徽州山多田少地瘠,因此,外出经商是谋生的重要手段。“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著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他们在长期商业经营实践中创造出股份式、承揽式等经营方式,并在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利润分配等各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徽商经营活动的实际需求还直接刺激了数学、地理水文学的发展,如程大位《算法统宗》、黄汴《一统路程图记》等。这些生产方式上的变革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萌现了早期科学精神与近现代化因素的某些端倪。

  徽州文化正是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三大基本内核,在正统中原文化基础上通过商业实践熔铸变通,发展成为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并演化为当地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系、行为模式和广博精深的诸种具象文化风采。

  29对“徽州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徽州文化是源于中国历史上人与自然、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独具特色、影响广泛的地域文化。

  B.徽州文化是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心理状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 的文化体系。

  C.徽州文化是一种家族文化十分凝重、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的封闭性的文化系 统。

  D.徽州文化以儒家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基本内核,是具备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 系、行为模式的文化系统。

  C

  30对徽州文化的成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以来战乱不断,使中原地区的民众纷纷避居于徽州,为徽州文化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的基础。

  B.中原文化、徽州地方文化以及各地多种文化在此互相冲突,互相选择,逐步融合,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徽州地方文化。

  C.新儒学代表人物二程和朱熹,儒家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家学派,对徽州社会各个阶层都有至深至远的影响。

  D.徽州人在大量的长期的商业实践中形成的商业精神、经营方式、包容精神发展成为徽州文化的主体。

  B

  3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徽州文化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这与徽州地区的地理形势有密切的关系。

  B.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并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成果。

  C.徽州文化中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建立于家族本位之上,家族色彩浓郁而国家观念 淡薄。

  D.徽州商人经营活动的实际需求刺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科技近现代化。

  A

  第二篇:

  在小型化方面,科学家不仅造出微生物那样大的精巧装置,而且还使这些装置能够运动。

  新一期《科学》杂志说,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把一部微型马达与一个金属螺旋桨组装在一起,使螺旋桨能够以8转/秒的速度旋转。该大学生物工程教授蒙泰马尼奥说:“这是一台真正的纳米机器。”这台马达是从给细胞提供能量的分子中获得能量的,所以他认为科学终将能够制造出比细菌还小的机器人。它们将能够修复细胞损伤,制造药物并且攻击癌细胞。他说:“这为制造在细胞中运转的机器打开了大门。它将使他们把设计好的装置与生命系统融合起来。”

  同期的《科学》杂志还描述了另一种微观运动:一块锡块在化学力的推动下,像变形虫一样在铜的表面四处游走,留下由铜的合金组成的纤细轨迹。国家实验所的巴特尔博士说:“锡块仿佛活了一样,在铜的表面到处找食吃。它会运动到光洁的区域。吃下表层的铜原子,同时吐出以合金形式存在的铜原子。在微观世界中这种没有生命的系统竟然能够模仿生命系统真是令人感到惊奇。”文后的评论说,这个马达把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效率大致与汽车的效率相当。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工作把几年来纳米技术研究的两个方向结合了起来。正如电子程师把越来越小的晶体管刻到芯片上一样,纳米技术科学家也造出了越来越薄的雕刻品,其中包括杠杆、柱子、悬空的电线和宽度为100个硅原子的一个吉他模型。但是,如果没有办法使它们运动,这些结构充其量也只能算微型艺术品。

  32.加线的句子,“这”指代的对象是( )

  A. 纳米马达

  B. 比细菌还小的机器人

  C. 纳米技术

  D. 在细胞中运转的机器

  A

  33.下列属于真正的纳米机器的一项是( )

  A. 微生物般大小的金属螺旋桨。

  B. 《科学》杂志所描述的运动着的锡块。

  C. 刻到芯片上的微小的晶体管。

  D. 宽度为100个硅原子的一个吉他模型。

  B

  34.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使螺旋桨能以8转/秒的速度旋转的微型马达,它的能量是从细胞中获得的。

  B. 当锡块吃下表层的铜原子并吐出以合金形式存在的铜原子时,锡块就具有了生命力。

  C. 锡块运动时直接产生的机械能的效率大致与汽车的效率相当。

  D.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工作就是使微生物那样大的精巧装置能够运动起来。

  D

  第三篇:

  对有“吴带当风”之称的吴道子的研究,其实是中国绘画史的一个转变期的研究。从吴道子中年以后的“莼菜条”,以及“兰叶描”,说明唐代在绘画用笔方面,自顾恺之以来的“游丝描”“铁线描”等粗细一致的方法,来了一个突破,发展为通过笔触的抑扬顿挫来增强线描所能表达的质感、立体感和表达作者内心感情的力量。这种从粗细单一的线条解放出来的顿挫挥洒,正是中国绘画的一个新走向,也是书法发展(特别是张旭、怀素等草书的发展)影响到绘画的结果。这个走向,逐渐演变为唐末王洽、张躁等人的泼墨、破墨。而随着佛教禅宗的兴起,艺术也日趋出世和淡逸,于是形成五代、宋初以来高度发展的水墨山水画。我以为吴道子在线条方面的变革,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吴生始用兰叶描,曹衣出水法全灭”,正是中国画发展的必然趋势。

  壁画和卷轴画不同,壁画面积大,人要立在一定距离外来欣赏画面,因此工细精致的“游丝描”不适用于壁画效果,吴道子那种顿挫飘动的“莼菜条”“兰叶描”笔法,正是为了适应壁画的特点而产生的。如果不是用“莼菜条”,“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动人场面是不易表达的。这里应当注意的是:由吴道子开始的“莼菜条”“兰叶描”,是中国画传统线描的革新,并且开创了其后中国画皴擦泼墨等方法的道路。

  汉末以前的画家,属于工匠和手工业者,画工受到阶级环境的局限,生活感受狭窄,无法表现上流社会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到了东晋,是文人而又做过参军、散骑常侍官职的大画家顾恺之出来,比起工匠画家来,从技艺上和表现题材上都提高和丰富了我国绘画,所以谢安说,顾恺之是“苍生以来所未有”。这个见解,我认为很精辟。

  从三代、秦、汉到顾恺之,画风出现了一个飞跃,从顾恺之到吴道子,又是一个飞跃。

  唐代的吴道子是处于士大夫和工匠之间的人物,作品多数以佛教故事为主要题材。由于吴道子的卓越才华,他受到官廷的重视,由御用画家做到宁王友,和李白同等地位的文学侍从之臣,这就不是工匠画家所能承当的。只是由于出身寒族,“少孤贫”,所以才以壁画制作为毕生事业。这在其后越来越看重社会身份和文学风雅的宋代,以“多文”作为懂画标准,并且画家中如李公麟那样鄙弃壁画制作,“恐其或近众工之事”的风气抬头,工匠画家才逐渐被打入社会的底层,绘画艺术由“成教化、助人伦”,逐渐转向为文人士大夫“陶情悦性”、追求笔墨情趣和诗画结合的高级文化,绘画便为文人雅士所龚断。

  在这个时代,当然不会产生吴道子这样的人物。吴道子是盛唐时代的产物,由吴道子到苏轼、文同、米芾,这是中国画的第三个飞跃。

  吴道子的影响,不仅在于壁画,盛唐以前,山水画只不过是作为人物画的衬景,而且在表现技法上,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吴道子以后一百多年的唐末,五代,就出现了荆(浩)、关(仝)、董(源)、巨(然)这些成熟的山水大家,为宋、元山水先驱,山水画是我国唐以后的主要画科,逐渐取人物画而代之,山水画“始于吴”这说明吴道子对山水画作出了影响后世的贡献。

  35.下列各句不能作为“对吴道子的研究,其实是中国绘画史的一个转变期的研究”的理由的一项是( )

  A. 吴道子“莼菜条”“兰叶描”的顿挫挥洒打破了顾恺之以来的“游丝描”“铁线描”等精细一致的画风,一时成为新气象。

  B. 吴道子画里笔触的抑扬顿挫增强了线描表达的质感、立体感,表达作者内心感情的力量从而也增加了,这是以前的绘画未曾达到的。

  C. 吴道子将线条从粗细单一里解放出来的绘画用笔,正是中国绘画的一个新的走向,这为后来五代、宋代高度发展的水墨山水画奠定了基础。

  D. “莼菜条”“兰叶描”正好表现“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动人场面,这效果,工细精致的“游丝描”没法达到,无怪“曹衣出水法全灭”了。

  D

  36根据文中信息,以下对吴道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道子“莼菜条”“兰叶描”的绘画用笔明显受到了张旭、怀素等书法家的影响。

  B. “吴生始用兰叶描”,这本来纯为壁画而产生的线条变革却开创了中国画的新走向。

  C. 吴道子绘画上的重要成就在于壁画中揉进了山水的画法,这影响了后世的画风。

  D. 盛唐并不鄙薄壁画制作,但吴道子到底算工匠画家,不能表达士大夫的思想情调。

  B

  37根据原文有关中国画画风的演变的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顾恺之的出现,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个飞跃,这得力于他不仅仅是位工匠画家。

  B. 从顾恺之到吴道子,中国画呈现了第二个飞跃,“吴带当风”的景象正是这次飞跃的具体表现。

  C. 中国画的第三次飞跃是由吴道子到苏轼.文同.米芾,这次飞跃后,中国画就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D. 吴道子对中国画风的影响不仅在于壁画,最主要的倒是对中国山水画的成熟做出了重要贡献。

  B

1 2 3
责编:jiaojiao95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