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成人高考 >> 高起点模拟试题 >> 语文 >> 文章内容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点击排行

2018年成考高起点《语文》备考练习4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8年5月12日 ]  【

  三、(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单纯

  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我相信,每一个精神上的伟人在本质上都是直接面对宇宙的。一方面,他知道自己只是宇宙的儿童,这种认识深藏于他的心灵的核心之中,从根本上使他的心灵永葆儿童的单纯。另一方面,他对宇宙的永恒本质充满精神渴望,在这种渴望的支配下,他本能地为一切精神事物所吸引,使他的心灵变得越来越丰富。

  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算计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

  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人性的单纯来自自然。有两种人性的单纯,分别与两种自然相对应。第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与原始的物质性的自然相对应。儿童的生命刚从原始的自然中分离出来,未开化人仍生活在原始的自然之中,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原始的单纯。第二种是超越的单纯,与超越的精神性的自然相对应。一切精神上的伟人,包括伟大的圣徒、哲人、诗人,皆通过信仰、沉思或体验而与超越的自然有了一种沟通,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超越自然的单纯。

  在两种自然之间,在人性的两种单纯之间,隔着社会和社会关系。社会的作用一方面使人脱离了原始的自然;另一方面又会组织人走向超越的自然。所以,大多数人往往在失去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不能获得超越的单纯。

  社会是一个使人性复杂化的领域。当然。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社会而生活。但是,也没有人必须为了社会而放弃自己的心灵生活。对于那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来说,节制社会交往和简化社会关系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越过社会的壁障而走向伟大的精神目标。

  11.第一段中的“丰富的单纯”指的是什么?与“丰富的单纯”相反的境界是什么?(6分)

  答案: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念。与“丰富的单纯”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

  12.作者认为有哪两种人性的单纯?怎样达到第二种单纯?为什么?(6分)

  答案:①原始的单纯和超越的单纯。②节制社会交往,简化社会关系。③因为在人性的两种单纯之间,隔着社会和社会关系。如果简化这些社会关系,就有可能超越原始的单纯而去追求更高的精神目标。

  13.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下文哪句相呼应?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精神上的伟人与平庸之人在心的境界上的本质区别。(7分)

  答案:①一切精神上的伟人.包括伟大的圣徒、哲人、诗人,皆通过信仰、沉思或体验而与超越的自然有了一种沟通,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超越自然的单纯。②伟人是丰富的单纯,庸人是贫乏的复杂。

  14.从文中看,“心的境界”有哪几种?(6分)

  答案:四种心的境界:①丰富的单纯;②贫乏的复杂;③贫乏的单纯;④丰富的复杂。

  四、(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①,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②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③不入洿池④,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⑤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⑥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①凶:荒年。②填:形容鼓声,拟声词。③数罟(cu gu):细网。④洿(wu)池:池塘。⑤库序:学校。⑥颁白:斑白。

  1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孟子的“仁政”措施,除了要保障“黎民不饥不寒”之外,还包括什么措施?(用文中语句作答)提出这一措施有什么意义?(6分)

  答案:翻译:七十岁的老人穿上丝织的衣服,吃上有肉的饭食,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不能为王,是没有这种情况的。

  措施:“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意义:办好学校教育,提升民众素质,注重道德教育,形成文明和睦的社会风气。

  16.最后一段文字,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4分)

  答案: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17.孟子在回答梁惠王的问话时,讲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6分)

  答案:梁惠王的为政措施与“邻国之政”没有本质区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l8~19题。

  渡汉江①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①这是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市东南)贬所北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18.有人说,按照常理,第三、四两句中的“情更怯”和“不敢问”是矛盾的。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5分)

  答案:不矛盾。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的矛盾心理,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思归的急切心情和由此而产生的精神苦痛。

  19.简要说说诗中“断”和“复”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案:“断”“复”二字用得很妙,把作者因困居贬所而与世隔绝,失去了任何精神慰藉,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历历鲜明地写了出来。

  五、作文(60分)

  20.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却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奇妙!

  阅读材料,根据你的感悟和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意白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但文体特征要鲜明。

1 2
责编:jiaojiao95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