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成人高考 >> 高起点辅导 >> 语文 >> 文章内容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点击排行

成考高起点语文复习:《海洋与生命》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5年12月4日 ]  【

  3 .原始生命在海洋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有四:( 1 )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是生物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因此水是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前提。( 2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生命所必需的无机盐要靠水来溶解。( 3 )原始生命的诞生需要一定温度,而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海洋成了天然的温箱。( 4 )水能有效地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原始生命不至被紫外线所扼杀。为了证明原始生命诞生于海洋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大不分动物体液、包括人的血液都是半咸的这个奇特的现象来加以说明。

  4 .原始生命既然诞生在海洋里,又怎么会在进化中来到陆地上呢?

  ——( 1 )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是在陆地上诞生的。

  ( 2 )由于地壳的运动和气候的变化,一部分海洋变成陆地,迫使一些生物由水生向陆生转化。

  ( 3 )海洋中的高等动植物是从陆地返回海洋的。

  5 、这部分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这部分主要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采用了顺序说明。

  第七、八自然段中先说“大约在 32 亿年以前”,再说“大约一亿年以前”,然后说“经历亿万年的进化”这是时间顺序说明法;先说“根据化石所见,这些原始生命和今天的细菌相似。”再说“出现象蓝藻一样的原始生命”,然后说“逐步形成了原生、海棉动物……以至出现了象鱼类这样的比较高等的海洋脊椎动物”这是逻辑顺序说明法。顺序说明可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说明方法有诠释、打比方等。文章第十11 >- 15自然段用了作解释的说明方法,对海洋有利于原始生命产生和发展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一一加以说明。用“摇篮”“温床”“温箱”“屏障”等名词对海洋进行恰如其分的比喻,用“春雷”比喻原始生命,这些都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种方法可使事理说得浅显易懂,确切具体,简洁生动。

  6 .昔日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那么今天的海洋与生命,特别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呢?

  ——如今的海洋已为人类所利用,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已成为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见课文第 19 自然段。

  7 .作者从动物与植物的关系自然过渡到对海洋植物的说明,那么作者都介绍了哪些海洋植物呢?说明它们的作用。

  ——( 1 )海洋里有大量的“牧草”这就是多种多样的海洋植物,这些海洋植物,不仅为海洋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而且不少植物还是人们珍贵的食品。( 2 )海洋植物中最多的是海藻,它们是海洋的主人。其中单细胞海藻,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多,二是分布广,它们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约等于陆地植物的总产量,甚至更多一些。因此说是天然的牧场。

  8 .这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说明方法。

  第 22 自然段说明各种各样的藻类植物时用了举例说明,第 23 自然段在说明单细胞海藻时,举了甲藻和硅藻两个例子。把海洋比成是天然的“牧场”;把动物、植物比成是“生命机器”“燃料”;把海洋藻类比成是“海洋牧草”;把占海洋植物总量的 95 %的 单细胞海藻比成“主人”“隐士”“牧草”。这些都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此外这部分还用了空间顺序进行说明,例如:从第 22 自然的海边说到第 23 自然的海面。

  在这一部分里作者紧扣“海洋与生命”这一题目,既注意从“往昔”到“如今”的时间上的延续,又突出了人和海洋动植物的关系。使文章前后呼应,由浅入深,显得严密而完整。

  写作特点

  1、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了描述、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对文章进行说明。

  描述:如开头描述海洋“无尽的碧波在荡漾”,“整个地球表面,海茫茫,水汪汪”。写的生动形象。

  作比较:如用海洋的总面积与陆地的总面积比较,用海洋的平均深度与大陆的平均高度比较。

  列数字:日在说明世界海洋的总面积,海洋的平均深度,大陆的平均高度,最高山峰,每年的渔获量,单细胞海藻的总量与分布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如“原始生命的诞生,象一声春雷,打破了地球的死寂,开辟了地球历史的新纪元。”“巨大的海洋就像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等。

  举例子:如介绍今天的一些高级海洋动物,举了海龟、海蛇等例子加以说明。

  2 、围绕中心选材。

  本文在组材上,紧紧围绕“海洋与生命”的关系这一中心说明。先写生命赖以生存的海洋的环境“浩瀚的海洋”;然后写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客观环境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生命的摇篮”;后来写海洋为生命,尤其是人类的生存提供珍贵的食品“天然的牧场”;最后写人类开发海洋资源的前景。

1 2
责编:xiejinyan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