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成人高考 >> 专升本模拟试题 >> 语文 >> 文章内容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点击排行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习题(7)

来源:考试网  [ 2018年7月5日 ]  【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习题(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史记》中,用来记叙帝王事迹的是

  A.世家

  B.本纪

  C.列传

  D.书

  [答案] B

  解析: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其中,本纪是《史记》的编写体例之一,是记载黄帝以来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以及各个帝王的事迹及社会的重大变化,共十二篇。

  2.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一文属于

  A.写景散文

  B.叙事散文

  C.记人散文

  D.游记散文

  [答案] B

  解析:在这篇散文里,周作人以浓郁的怀旧情绪,介绍其故乡常见的野菜:荠菜、马兰头、鼠曲草、紫云英等,它们的形状、颜色与用途,以及与其相关的浙东民俗。此题考查考生对散文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

  3.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

  A.陶渊明《饮酒》

  B.曹操《短歌行》

  C.《诗经·卫风·氓》

  D.屈原《国殇》

  [答案] C

  解析:《氓》,按表现方法分类的诗歌体裁说,是一首叙事诗。诗歌以女主人公自我独白的方式,叙述了她与“氓”从恋爱到结婚、到受虐待、被遗弃的全过程,有力地谴责了“氓”背信弃义的丑恶行为,表达了她的悔恨和决绝。

  4.杜甫的《蜀相》是一首

  A.古风

  B.乐府

  C.律诗

  D.绝句

  [答案] C

  解析:近体是相对古风而言,包括律诗与绝句两种主要类型。其中律诗有七言律诗(七言八句),简称七律;五言律诗(五言八句),简称五律;五言排律(除去首联与尾联,中间超过两联的五言律诗)。绝句,七言绝句(七言四句),简称七绝;五言绝句(五言四句),简称五绝。乐府是就诗歌与音乐关系而言。杜甫的《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

  5.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

  A.王安石

  B.欧阳修

  C.柳宗元

  D.韩愈

  [答案] 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中国古代作家文学主张的掌握情况。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王安石将“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6.契诃夫小说《苦恼》中的主人公是

  A.约翰

  B.姚纳

  C.米龙

  D.杰姆

  [答案] B

  解析:小说《苦恼》是一篇反映劳动人民内心痛苦的抒情心理小说。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鳏居多年又刚刚失去爱子的马车夫娜纳。他想找人诉说丧子的悲痛,但却屡次遭到周围人的冷眼、蔑视和辱骂,后因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得向自己的老马诉说内心的哀痛与苦恼。选项C米龙,是莫泊桑小说《米龙老爹》中的主人公;选项D杰姆是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中的主人公。

  7.小说《沉沦》的作者是

  A.郁达夫

  B.郭沫若

  C.冰心

  D.巴金

  [答案] A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这是历届大学语文考试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中最常见、最简单直接的题目类型。郁达夫(1896—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创造社的代表作家,也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和散文家。1921年10月,郁达夫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在大学语文考试大纲所涉及的篇目中,郭沫若作有《炉中煤》,冰心作有《往事》,巴金作有《爱尔克的灯光》。

  8.在下列诸子散文中,想象丰富、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A.《韩非子》

  B.《论语》

  C.《孟子》

  D.《庄子》

  [答案] D

  解析: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鲁迅的评价)。《庄子》文章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最为重要的艺术特点。庄子认为高深精微的道理用一般的语言是无法表达的,必须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表达,所以“汪洋恣肆”就成了庄子与其他诸子最主要的区别。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著述特点时就明言“寓言十九”,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其短者或二十多字,其长者或千余字;有些篇目全部由寓言排比而成,有些篇目通篇就是一个寓言。

  9.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

  A.《冯谖客孟尝君》

  B.《郑伯克段于鄢》

  C.《陈情表》

  D.《谏逐客书》

  [答案] B

  解析:《郑伯克段于鄢》:“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本文记叙了春秋初年,郑国公族内部为争夺君位而进行斗争的故事,作者在讽刺双方的同时,意在揭示“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文中讲郑庄公弟弟共叔段一步一步与其争权,庄公引而不发,等其谋反之事迹昭彰时才动手,所以才有这样的话。

  10.唐代以意境朦胧、含蓄多情的“无题”诗著称的诗人是

  A.王维

  B.王昌龄

  C.杜牧

  D.李商隐

  [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的风格特点的掌握情况。李商隐艺术素养深厚,他的诗以工丽绮美见称。他善于运用典故,组织语言,常常把纤微繁复的事象和意念,通过巧妙的剪裁典故、悠然语言重现出来,构成意境迷离、色彩斑斓、寄意深微的朦胧之美,他的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的爱情诗,情挚意真,深厚缠绵。李商隐诗歌的抒情,情调幽美,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采取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常常一重情思套着一重情思,表现得幽深朦胧。此外,因李商隐与出宫修道的宫女之间有过一段特别的恋情,这段难以向他人言说的恋情只好以“无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这道题首先应该想到李商隐。

  11.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诘修辞格的是

  A.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B.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D.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答案] C

  解析:反诘是修辞方法的一种,又称反句。反诘句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比正面阐述更有力,更能引起人的警觉。选项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出自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国破家亡,自己的满腹才学又得不到施展,作者的理想与抱负也变成泡影而破灭,与满地堆积的黄花何异?“如今有谁堪摘?”看似问花,实则问人,反诘今昔不堪对比,晚景更加凄凉。

  12.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兴手法的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答案] A

  解析:“比兴”本来包含“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比兴”连及,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有时即指“起兴”一法。由于“起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开头。《诗经·卫风·氓》两章的开头即用了兴的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创造出缠绵悱恻的情调,又能引起下文的故事,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应该是A项。

  13.在巴金《爱尔克的灯光》里,引发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思考的是

  A.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

  B.爱尔克的灯光

  C.故居大门内昏暗的灯光

  D.故居园中的花树

  [答案] A

  解析:“长宜子孙”是作者在重访故居,在旧“家”的照壁上看到的唯一东西。这是其祖父生前所留下的遗训。作者祖父自己靠白手起家,后创造了一份殷实的家业。但他有浓厚的“福荫后代、长宜子孙”的封建意识。作为封建大家庭的一家之长,他一方面希望他死后所留下的家产能为后代子孙安排一条舒适的生活道路,让儿孙们在祖先的福荫庇护下衣食不愁,另一方面更期望子孙们在他死后能子承父业,遵循封建家族的礼教和孝道,不辜负其殷切的期望,好好经营这份家业,维系家族的兴旺发达。但作者对“长宜子孙”这种落后的封建意识持否定和批判态度。在他看来,祖辈贵在授之儿孙“渔”而非“鱼”,若只简单授以“鱼”,而不教会他们一样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明一条正确的生活道路,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反而适得其反,只能将他们禁锢在小“家”狭隘的圈子里,葬送和摧毁他们的智慧才华,使子孙们养成坐享其成的慵懒和奢侈的纨绔子弟习性。所以封建大家庭这种“福荫后代、长宜子孙”的封建意识只能禁锢和断送年轻的生命,而不能给予他们幸福与希望。作者在本文结尾呼吁青年要冲破家的牢笼,到广大世界中去,通过个人的奋发有为去开创新生活,这才是光明希望之路。

  14.下列作品中,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的是

  A.沈从文《箱子岩》

  B.鲁迅《灯下漫笔》

  C.冰心《往事》(一之十四)

  D.郁达夫《故都的秋》

  [答案] C

  解析:冰心在《往事》(一之十四)中运用象征手法来托物言志。作者在文章中着力赞颂大海温柔沉静、超绝威严的性格和虚怀广博的胸怀、品性。作者写大海的风姿和情感,性格与品性,其实是对作者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一种象征。作者表面写大海(托物),其实是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和理想追求(言志)。

  15.下列句子中,“于”字表被动的是

  A.西取由余于戎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移其民于河东

  D.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答案] B

  解析:“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出自庄子的《秋水》一文,其中长是长久,永远的意思。于:表被动。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大方,大道。

1 2
责编:jiaojiao95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