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当前位置:考试网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 银行资格初级 >> 法律法规 >> 模拟试题 >> 文章内容

2019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点试题(四)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2019年6月27日]  【

  16.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  )年。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

  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 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17.根据《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下列不可以作为抵押财产的是(  )。

  A.土地所有权

  B.正在建造的不动产

  C.生产设备

  D.建设用地使用权

  答案:A

  解析:《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列举了以下财产不得抵押:(1)土地所有权;(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18.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 )。

  A.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B.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一年

  C.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D.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三年

  答案:A

  解析: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19.同一财产法定登记的抵押权、留置权与质权并存时,优先次序由高到低是(  )。

  A.抵押权、留置权、质权

  B.留置权、抵押权、质权

  C.质权、留置权、抵押权

  D.留置权、质权、抵押权

  答案:B

  解析:同一财产法定登记的抵押权与质权并存时,抵押权人优先于质权人受偿。同一财产抵押权与留置权并存时,留置权人优先于抵押权人受偿。

  20.根据《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类型不包括(  )。

  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B.显失公平的合同

  C.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编造虚假或歪曲的事实而订立的合同

  D.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答案:D

  解析:选项D属于无效合同。

  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后,基于法定的理由,向法院或仲裁机关请求变更或撤销的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类型主要包括: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显失公平的合同。

  (3)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

  (4)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

  (5)乘人之危的合同。

  21.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  )内不行使则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A.两年 B.三年

  C.五年 D.十年

  答案:C

  解析: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则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22.下列不属于不可抗力的情形的有(  )。

  A.工作人员操作失误

  B.台风

  C.政府征用

  D.罢工

  答案:A

  解析: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主要包括的情形有:(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等。(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23.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总经理),制定公司基本管理制度是( )的职责。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理事会

  答案:B

  解析:股东大会(或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董事会(不设董事会的公司为执行董事)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负责召集股东会,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执行股东大会决议,负责公司日常经营决策;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总经理),制定公司基本管理制度。董事会必须对股东会负责,接受股东会监督。

  24.我国证券公开发行实行的是(  )。

  A.核准制 B.注册制

  C.备案制 D.审批制

  答案:A

  解析:审批制是完全计划发行的模式,核准制是从审批制向注册制过渡的中间形式,注册制则是目前成熟股票市场普遍采用的发行制度。我国证券公开发行实行的是核准制。

  25.证券的代销、包销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日。

  A.30 B.60

  C.90 D.180

  答案:C

  解析:证券的代销、包销期限最长不得超过90日。

  26.下列选项关于保险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按保险实施范围的不同,保险可以分为社会保险和普通保险

  B.按保险承担的责任次序不同,保险可以分为原保险和再保险

  C.按保险赔偿的方式不同,保险可以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D.按保险的实施方式不同,保险可以分为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

  答案:C

  解析:按保险对象的不同,保险可以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27.我国《票据法》所称“票据”不包括(  )。

  A.汇票 B.本票

  C.支票 D.发票

  答案:D

  解析:我国《票据法》所称“票据”是指汇票、本票、支票。

  28.汇票的付款人承诺负担票据债务的行为是( )。

  A.保证 B.承兑

  C.背书 D.出票

  答案:B

  解析:承兑是指汇票的付款人承诺负担票据债务的行为。承兑为汇票所独有。

  29.付款请求权是指持票人向票据主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票据主债务人不包括(  )。

  A.汇票的付款人或承兑人

  B.本票的付款人

  C.支票的付款人

  D.汇票的保证人

  答案:D

  解析:付款请求权是指持票人向票据主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票据主债务人包括汇票的付款人或承兑人、本票的付款人以及支票的付款人。

  30.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 )。

  A.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

  B.自出票日起6个月

  C.自出票日起2年

  D.自票据到期日起6个月

  答案:B

  解析: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

  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

  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

  31.票据转让的主要方法是( )。

  A.背书 B.转贴现

  C.贴现 D.再贴现

  答案:A

  解析:票据的特点在于其流通,票据转让的主要方法是背书。

  32.票据丧失后补救的措施不包括( )。

  A.公示催告

  B.登报声明作废

  C.挂失止付

  D.提起诉讼

  答案:B

  解析:票据丧失的补救措施包括:

  (1)挂失止付;(2)公示催告;(3)提起诉讼。

  33.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行为人的所犯罪行与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和接受的刑事处罚应当统一的原则是( )。

  A.罪刑法定原则

  B.裁执分离原则

  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答案:D

  解析:我国刑法实行以下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2)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行为人的所犯罪行与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和接受的刑事处罚应当统一的原则。

  34.(  )是犯罪的法律特征。

  A.刑事违法性

  B.财产损失性

  C.人身伤害性

  D.社会危害性

  答案:A

  解析: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两个特征。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

  35.《人民共和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3个阶段,不满(  )的人犯罪,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A.18周岁 B.16周岁

  C.14周岁 D.12周岁

  答案:C

  解析:《人民共和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3个阶段。其中,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的人,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36.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 )。

  A.犯罪预备 B.犯罪实施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答案:C

  解析:《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7.金融犯罪的对象是(  )。

  A.货币资金

  B.各种金融工具

  C.自然人或法人

  D.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各种金融工具

  答案:D

  解析:金融犯罪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各种金融工具。就作为金融犯罪对象的人而言,不仅包括自然人,也包括遭受金融诈骗的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所涉及的“公众”等。

  38.下列银行业相关职务犯罪中,犯罪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是(  )。

  A.职务侵占罪 B.挪用资金罪

  C.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D.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答案:C

  解析: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非国有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是特殊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1 2 3 4 5
责编:jianghongying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