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安全工程师 >> 管理知识 >> 考试辅导 >> 2018年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教材考点:第五章第一节职业卫生概述

2018年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教材考点:第五章第一节职业卫生概述

来源:考试网  [2018年9月29日]  【

  第一节职业卫生概述

  知识考核点:

  一、了解职业卫生的概念和职业性有害因素

  二、了解职业病损和职业病的概念以及我国职业危害现状

  三、熟悉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禁忌与职业健康监护

  四、熟悉熟职业卫生工作方针与原则

  五、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

  六、掌握职业卫生的“三级预防”

  本节知识结构体系:

  (参见教材P246-249附录二 职业病目录)

  一、职业卫生基本概念

  (一)职业卫生

  定义: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遭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其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

  1.生产过程。指按生产工艺所要求的各项生产工序进行连续或间断作业的过程,它是随着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变化不同而变化。

  2.劳动过程。指在按生产工艺所要求的各项生产中,从事有目的和有价值的职业活动过程,它涉及针对生产工艺流程的劳动组织、生产设备布局、作业操作者体位和劳动方式,以及智力和体力劳动的比例。

  3.生产环境。指作业场所环境,包括按工艺过程建立的室内作业环境和周围大气环境,以及户外作业大自然环境。

  4.工作场所。也称作业场所,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5.职业性有害因素。也称职业性危害因素或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6.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

  (1)按来源分类

  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分为三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

  物理因素。异常的气象条件如高温、噪声、辐射等。

  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和真菌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如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的不合理,工作的紧张程度等;个人生活习惯的不良,如过度饮酒、缺乏锻炼等;劳动负荷过重,长时间的单调作业、夜班作业,动作和体位的不合理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2)按有关规定分类

  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将职业危害分为十大类,包括:(参见教材139)

  (1)尘肺(13种);

  (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

  (3)职业中毒(56种);

  (4)物理因素职业病(5种);

  (5)生物因素职业病(3种):

  (6)职业性皮肤病(8种);

  (7)职业性眼病(3种);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9)职业性肿瘤(8种);

  (10)其它类(5种);

  (三)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OEL)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不引起有害作业的容许接触水平。

  其中,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超限倍数四类。

  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_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2.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_STEL):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

  4.超限倍数。对未制定的PC_STEL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均不超过的(PC_TWA)的倍数值。

  (四)职业禁忌与职业健康监护

  1.职业禁忌。

  指员工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的侵袭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的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2.职业健康监护。是指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影响及其程度,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疾患的发生和发展。包括:(1)开展职业健康体检;(2)职业病诊疗;(3)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

  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指生产经营单位需要建立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包括:劳动者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五)职业性病损和职业病

  1.健康。指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2.职业性病损。

  指劳动者职业活动过程中接触到职业危害因素而造成的健康损害,统称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的疾病。

  3.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如在职业活动中,接触铍可引起铍肺病等。

  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

  (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2)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3)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

  (4)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4.职业病的分类。我国卫生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4月18日颁布《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将10类共115种职业病列入法定职业病,包括:(以下各类的种数需记忆)参见教材P140和P246-249附录二、职业病目录。

  ①尘肺13种;

  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③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56种;

  ④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⑤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⑥职业性皮肤病8种;

  ⑦职业性眼病3种;

  ⑧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⑨职业性肿瘤8种;

  ⑩其他职业病5种。

  二、职业卫生工作方针与原则

  (一)职业危害因素预防控制工作的目的。

  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二)职业危害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职业卫生“三级预防”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

  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是从根本上杜绝职业危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即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利用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人接触的机会和程度。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前期预防的要求,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 。

  (6条)参见教材P141 。

  国家实行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主持的职业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即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提交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2.第二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

  是早期检测和发现人体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职业性疾病损害,早期鉴别和诊断。

  3.第三级预防,是在病人患职业病以后,合理进行康复处理。包括对职业病人的保障;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

  第一级预防是理想的方法,针对整体的或选择的人群,对人群健康和福利状态均能起根本的作用,一般所需投入比第二级预防和第三级预防要少,且效果更好。

  三、我国职业危害现状

  (一)职业危害形势

  1.接触职业危害人数众多,患者总量巨大。

  有报道称我国产生有毒有害因素的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到职业病威胁的人数超过2亿。

  2.职业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

  3.职业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4.群发性职业危害事件多发,在国内外造成严重影响。

  (二)职业病发病特点

  1.职业病种类构成

  2.职业病发病行业分布

  本节例题:

  1.对从业人员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来源有( )。

  A.生产工艺过程

  B.废渣排放

  C.作业环境

  D.劳动过程

  E.尾气排放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38-139,来源分就是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作业环境(生产环境)。

  2.根据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有关标准,职业接触限值分为( )四类。

  A.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和瞬间接触最高浓度

  B.时间加权浓度、短时间浓度和最高浓度

  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超限倍数和最高容许浓度

  D.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平均浓度和最高浓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39。接触限值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肌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2011年真题讲解:

  37.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危害从人员健康的各类因素。按其来源,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可分为( )。

  A.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B.生产因素、难关因素和经济因素

  C.管理因素、技术因素和个体因素

  D.生产过程因素、劳动过程因素和生产环境因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38-139,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可分为这三类。

  38.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行政主管部门提交( )。

  A.卫生防护设施设计报告

  B.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C.职业卫生专篇

  D.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考的是职业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参见教材P141,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在竣工验收前提交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还有建设项目运行期间的现状评价。

  39.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下列关于职业病诊断条件中,不作为界定法定职业病基本条件的是( )。

  A.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B.列入法定职业病范围

  C.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D.接触职业危害因素5年以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40,界定法定职业病基本条件一共四个,A.B.C项是,还有一个是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不是5年以上。

  本节小结:

责编:qingqing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