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法学类 >>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政府经济管理概论》章节试题及答案:第3章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6月19日]  【

自学考试《政府经济管理概论》章节试题及答案:第3章

  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

  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拗口国家对较长时期(如10年、20年或更长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的部署和安排,它关系到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是指导国家发展的重要依据。

  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包括的基本要素?

  答:1.战略方针;2.战略目标;3.战略重点;4.战略布局;5.战略步骤;6.战略措施。

  三、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战略?

  答: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观强调“发展目标的社会化”,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探寻发展的内涵,丰富了发展的内容。社会与协调发展观认为,发展不仅包括物质财富数量的增多,还包括以物质财富增长为基础的整个社政治、文化待诸领域的进步,同时也是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

  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答:1.发展原则;2.公平原则;3.协调性原则;4.共同性原则。

  五、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1.广阔的国内市场前景;2.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4.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空间;5.稳定的政局和渐进式的改革的推进。

  六、中国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

  答:1.战略指导思想比较稳健务实;2.战略目标选择的视野更加开阔;3.战略重点明确且符合国情;4.战略措施有了根本性的突破;5.战略步骤稳妥渐进。

  七、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概念?

  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一国政府根据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规划期的实际情况,对规划内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总体的具体部署和安排。

  八、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体系?

  答:1.反映宏观经济发展总量目标的综合指标;2.反映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结构指标;3.反映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的指标;4.反映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目标的指标。

  应用: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答:经济社发展战略是指国家对较长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的部署和安排,它关系到一国经济和社发展的前景,是指导国家发展的重要依据。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

  答: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为了实现一国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保持发展的适度和永续性而进行的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全方位的部署和谋略,是多个领域发展战略的总称。

  结合我国的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不可分割的内容:

  1.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2.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

  3.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技进步为杠杆。

  4.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5.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合理的制度、政策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为保障。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答:我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按照罗斯斯文文托的阶段划分法,他把我国进入起飞的年代定在20世纪50年代,如果剔除十年动乱,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起飞的后期。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发展阶段理论,我国正处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向投资导向阶段过渡的时期。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现阶段的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2.我国保持了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

  3.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的投入。

  4.我国的产业结构正经历着剧烈的变动。

  5.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的变革。

  四、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答: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是:

  1.人口过多,就业压力巨大。

  2.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相对紧缺。

  3.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

  4.经济体制改革将面临新的挑战。

  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管理过程的主要阶段?

  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管理过程的主要阶段有:

  1.前期研究;2.规划草案的编制;3.规划的审核、批准与调整;4.规划的公布实施;5.规划实施中的检查、监督、评估与考核;6.规划后评估。

  第四章 宏观经济总量管理

  一、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的含义?

  答: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是指为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方面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

  二、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的特征?

  答: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的特征有:1.全局性;2.综合性;3.系统性。

  三、经济手段的概念?

  答:经济手段一般是指与价值范畴相关联并用以调整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利率、汇率和货币供应量等。

  四、经济手段的特征?

  答:经济手段的特征是:1.间接性;2.采取价值形式;3.依赖良好的市场环境。

  五、法律手段的概念?

  答: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经济立法与司法来调控经济的行为和措施。

  六、法律手段的特征?

  答:法律手段的特征是:1.权威性;2.强制性;3.相对稳定性。

  七、行政手段的概念?

  答:行政手段是指国家凭借政府的权力与权威,通过采取发布命令、指示、规定、政策及下达指令性计划等行政方法,按照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直接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总称。

  八、行政手段的特征?

  答:行政手段的特征是:1.直接性;2.强制性。

  九、狭义的宏观经济管理组织体系?

  答:狭义的宏观经济管理组织体系,是指由从事宏观经济管理的政府机构及其相关人员所组成的有机整体,这是通常的理解。

  十、广义的宏观经济管理组织体系?

  答:广义的宏观经济管理组织体系,则包括直接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政府组织和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沟通、协调、监督、咨询和服务等作用的社会中介组织及其相关工作人员。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