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法学类 >> 刑法原理与实务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刑法原理与实务》章节习题:第5章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7月5日]  【

自学考试《刑法原理与实务》章节习题:第5章

  第五章 犯罪构成

  一、单选题

  1.犯罪构成实际上是(B )

  A.什么行为是犯罪B.犯罪成立的条件C.犯罪的本质属性 D.犯罪的基本状态

  2.犯罪客体可以分为(D)

  A.一般客体与同类客体B.一般客体、同类客体与简单客体

  C.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D.一般客体、同类客体与直接客体

  3.下列哪一项是一切犯罪的共同客观要件? (C )

  A.危害结果B.行为对象 C.危害行为 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4.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 (B)

  A.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 B.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法益整体

  C.某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刑法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一部分D.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部社会关系

  5.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A)

  A.具体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法益 B.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C.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者物 D.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6.只能由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有(A )

  A.遗弃罪 B.故意伤害罪C.破坏电力设备罪 D.抢夺罪

  7.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十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A )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c.一般客体 D.直接客体

  8.犯罪客观要件包括(D)

  A.仅指危害行为 B.仅指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

  C.仅指危害结果 D.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

  9.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构成破坏通讯设备罪;某乙盗窃放在仓库里的电话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对甲、乙定罪不同的原因是 (C)

  A.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不同 B.犯罪数额大小不同

  C.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 D.实施犯罪的时间不同

  10.自然人犯罪主体分为(A)

  A.一般犯罪主体和特殊犯罪主体B.自然犯主体与法定犯主体

  C.成年犯主体与未成年犯主体 D.单位主体与非单位主体

  11.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 (A)

  A.14到16周岁 B.14到18周岁C.16到18周岁 D.18到20周岁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