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面试 >> 真题 >> 2019下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廉颇蔺相如列传

2019下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廉颇蔺相如列传

来源:考试网  [ 2020年01月08日 ]  【

  一、考题回顾

  考试网将在考后第一时间发布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信息,以方便考生对答案、估分,请考生密切关注教师资格考试群:814304627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第一时间获取2019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信息。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当面临是屈辱的生还是坦然的死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生,发愤著书,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的英雄,在厄运中不屈的志士,在险境中凛然的豪杰有着深刻的理解;正因为此,他的笔下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人物。那么,在弱肉强食的战国,又有谁能凭借大智大勇力挽狂澜,谱写一曲英雄的绝唱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位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板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初读感知

  1.多媒体展示司马迁生平及《史记》的简介。

  2.初读课文,请学生通读全文,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下列句子:

  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②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具碎于柱矣。

  ③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④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⑤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⑥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1)请学生结合上下文,同桌两两合作翻译。

  (2)请学生分别展示成果,结合学生的问题总结:有一些词的含义及词性发生了改变。

  (3)集中讲解6句话中含义及词性改变的词如下:

  ①完:使动用法,使……完好;

  ②急:使……急,逼迫;

  ③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④怀:名词作动词,怀揣着;

  ⑤归:使……回去;

  ⑥刃:用刀杀。

  (4)请学生结合以上含义再次翻译原句,并进行方法点拨:当用常规思维翻译不通顺时,可考虑是否可通过转换部分词汇的词义及词性,使语句更加合理、连贯。

  3.快速浏览课文,谁能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文中的几个小故事?这几个故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的?

  找学生概括,选出其中最佳。

  示例:(1)完璧归赵(2)渑池之会(3)负荆请罪;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

  (三)深入研读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前两段是介绍本文的两个主人公。传记的一般写法,是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介绍人物的出身之类。本文开头对二人的介绍与一般传记相同,但读完全文,却又感到其用意不仅如此,还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开头简介廉、蔺二人地位、威望的巨大差异,更重要的是突显两人地位的悬殊,影响的大小,为以后矛盾的引线。

  2.教师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蔺相如出场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虎狼之秦以城求璧,城意少而诈骗多,赵王为难,相如不易,矛盾愈尖锐,愈能显示相如化“两难”为“两全”的智勇。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围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比智比勇的外交较量?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矛盾双方围绕“保璧”与“骗璧”展开了三个回合的较量:

  第一个回合献璧取璧。献璧之后,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章台接见,美人相伴,狂呼万岁,君臣上下,没有一点迎见外臣的礼貌和城意,相如略施小计,收回璧玉,然后,对比赵王“修敬”和“秦王”倨傲,面责秦王无理无偿,最后以人、璧俱碎的誓言来威胁对方,利用秦王贪婪的心理,迫使他不得有“辞谢”割城。

  第二个回合,归璧于赵。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就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向秦王考虑到急切不能得璧,被迫接受了条件,于是相如采取断然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第三个回合,延斥秦王。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援引历史,揭露秦国历朝历代,背信弃义的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送回赵国,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秦王无可奈何,至此,相如取得了“完璧归赵”的彻底胜利,化解了赵王的困窘,打击了秦国的威风,捍卫了赵国的尊严。

  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成竹在胸,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

  4.请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分析“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中体现了蔺相如怎样的形象?

  明确:沉着机敏,眼光长远,有全局观,为人宽容,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四)拓展延伸

  这篇课文原文还有一段文字:

  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畿,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后四年,后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其明年,赵奢破秦军阏与下。

  试翻译这段文字,并说说作者写这段文字的用意。

  (五)小结作业

  小结:文章包含丰富的文言知识,通过三件事,呈现了廉颇和蔺相如鲜活的人物形象。

  作业:对比阅读《鸿门宴》和《陈涉世家》,思考司马迁对于人物的塑造有何共同之处,下节课分享。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升华情感。

  作业:1.背诵本首古诗;2.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常见意象。

  【板书设计】

image.png
责编:shunning阳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