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安全工程师 >> 法律知识 >> 考试辅导 >> 2017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学习资料(一)

2017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学习资料(一)

来源:考试网  [2017年5月17日]  【

  安全生产法律知识点

  1、规范一般可分为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两种,法律是属于社会规范的一种,但又明显和其它社会规范有区别。

  2、法的最根本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3、法的效力:A我国社会主义法对人的效力采用的是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B时间效力:生效时间(1)法律公布之日起开始生效,(2)法律另行规定生效时间,(3)法律公布后到达一定期限时生效。

  4、法的特征:A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B法是依照特定程序制定的C法具有国家强制性D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法律意义上的“人”是指自然人和法人以及其他非法人社会组织)。

  5、法人分类A按照法的创立和表现形式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可划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C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D按照法律的内容和效力强弱可分为宪法法律和普通法律E按照法律效力范围可分为特殊法和一般法律。

  6、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7、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8、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核心是依法办事。

  9、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原则:法律适用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10、安全生产是指通过人-机-环境三者的和谐运作。

  11、加强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A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薄B安全生产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亟待依法规范C综合性的安全生产立法滞后D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后,没有依法确立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尚未建立健全依法监管的长效机制E缺乏强有力的安全生产执法手段。

  12、制定《安全生产法》的必要性:A它是依法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需要B它是依法规范安全生产的需要C它是制裁安全生产违法传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需要D它是建立健全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需要

  13、安全生产立法的重要意义A《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全面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建设B《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C《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D《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E《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加强监督管理。F《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G《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增强全体公民的安全法律意识H《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14、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特征:A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阶级意志具有统一性;B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C法律规范的相互关系具有系统性。

  15、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A从法的不同层级上可以分为上位法与下位法。法律>法规>规章>法定安全生产标准(注: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法定安全生产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可以高于国家安全生产标准但不得与其相抵触。)B从同一级的法的效力上,可以分为普通法与特殊法。(注:特殊法往往比普通法更专业、更具体、更有可操作性。)C从法的内容上,可分为综合性法>单行法。

  16、2002年6月29日通过审议,于2002年11月1日施工《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7、《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原则A人身安全第一原则B预防为主的原则C权责一致的原则D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E依法人重处理的原则。

  18、《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的目的A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责任重于泰山和安全发展的指导思想;B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法定职责;C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首位,安全生产与生产运营要同步;D从业人员必须提高自身安全素质,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E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依法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分子。

  19、除了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外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都要适用《安全生产法》。

  20、《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1、预防为主主要表现在A安全意识在先;B安全投入在先;C安全责任在先;D建章立制在先;E隐患预防在先;F监督执法在先。

  2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主要负责人:是指必须是实际领导,能够承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领导责任的决策人。不能独立行使决策权的,不是主要负责人。)A依法负有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D督促 、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E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望应急预案;F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A不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20万元的罚款。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自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C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减轻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10万元罚款;D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在事故调查期间擅离职守或逃匿的,给予“降职或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还要处15日以下的拘留。

  24、工会参加安全管理和监督的权利A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B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 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及时研究答复;C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做出处理;D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5、安全生产中介服务的特征:独立性、服务性、客观性、有偿性、专业性。

  26、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自然灾害事故和人为责任事故。

  27、现有的生产安全事故中的绝大多数是人为责任事故,常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违章操作、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技术装备陈旧落后、安全管理混乱、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有关。

  28、法律责任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29、国家在抢险救护方面可奖励的行为A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B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C抢险救护方面在做出显著成绩的;(奖励方式:荣誉奖励、物质奖励和晋升职务三种)。

  30、个体工商户是雇工在6人以下的。

1 2
责编:lzy080201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