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安全工程师 >> 生产技术 >> 考试辅导 >> 201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高分笔记(六)

201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高分笔记(六)

来源:考试网  [2017年5月28日]  【

  第十节 人机作业环境(大纲新增加的)

  一、光环境

  (一)光的度量

 

光通量

发光强度(光强)

照度

亮度

定义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量

光源发出并包含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

被照面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

发光面的明亮程度

单位

流明(1m)

坎德拉(cd)

勒克司(lx)

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

测量

光电管

 

光电池照度计

亮度计

计算公式

 

光强I=光通量Φ/立体角Ω

照度E=光通量Φ/受照物体表面面积S

亮度L=光强I/发光面积S角度

其他

最基本的光度量

用来描述点光源的发光特性

照度受人工照明自然采光设备布置反射系数等影响,一般站立工作的场所取地面上方85cm,坐位工作时40cm处进行测定

如果发光强度越大而发光面积越小,则亮度越大

这里的发光面可以是直接辐射的面光源,也可以是被光照射的反射面或透射面

  (二)照明对作业的影响(特别注意)

  视觉疲劳是产生事故和影响工效的主要原因。视觉疲劳可通过闪光融合频率和反应时间来测定。

  二、色彩环境

  (一)颜色的基本特性(3个,了解一下)

  1、色调:色彩相貌,是颜色在质方面的特征。人眼能分辨出160种色调。

  2、明度:明暗程度,是颜色在量方面的特征。

  白色明度大,黑色明度小,纯白色反射100%的光。染料加入白色,可提高明度。

  3、彩度:饱和度,纯洁度,颜色的鲜明程度。波长越单一,颜色也就越纯和、越鲜艳。纯光谱的各种颜色彩度最大。

  ◆黑、白、灰彩度最小,某一色调混入白色,呈未饱和色;混入黑色、灰色,呈过饱和色。

  (二)色彩对人的影响。

  1、色彩对生理的影响:

  (1)对视觉疲劳的影响。以色调对比为主。引起眼睛疲劳,蓝、紫色最甚,红、橙色次之,黄绿、绿、绿蓝等色调不易引起。

  (2)对其他机能的影响。红色使人兴奋和不稳定,血压升高;蓝色抑制兴奋使机能稳定,降血压。

  2、色彩对心理的影响:(记住)

  (1)色彩的冷暖感。红、橙、黄为暖色;蓝、绿、紫为冷色。(色彩本身没有冷暖的性质)。

  (2)色彩的轻重感。取决于颜色的明度,明度高的色(浅色)显得轻,反之感觉重。

  (3)色彩的尺度感。明度高和暖色有扩散作用,使物像轮廓给人以胀大感觉;反之有内聚作用。

  (4)色彩的距离感。明度高和暖色有前进、凸出、接近的感觉;反之有后退、凹陷、远离的感觉。

  但这关系并不绝对,视其背景的变化而变化,主体色与背景色明度对比大时有进的感觉,反之有退的感觉;主体色与背景色色相相近时有退的感觉,反之有进的感觉。

  (5)色彩的软硬感。取决于明度和纯度,明色感软,暗色感硬;黑与白是坚固色,灰色是柔软色。

  中等纯度的色感较高纯度或低纯度色感硬;

  (6)色彩的情绪感。

  三、微气候环境

  (一)构成微气候的要素(一定要记住四个构成要素)

  1、空气温度。分为舒适温度〔 (21±3)℃〕和允许温度〔舒适温度±(3-5)℃〕。

  ★对人的工作效率有影响的低温,通常是在10℃以下。低温最影响手指的精细操作。

  2、空气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作业环境的湿度用相对湿度表示。>80%为高气湿,<30%为低气湿。30%-70%时感到舒适。

  高温高湿人体散热更加困难;低温高湿更加阴冷。

  3、气流速度。一般气流速度为0.15 m/s时,人即可感到空气新鲜。

  4、热辐射。两种不同温度的物体之间都有热辐射。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辐射而使低温物体受热,称为正辐射。人体对负辐射不很敏感,会因负辐射散失大量热量而受凉。

  ◆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四者有时可以相互替代,某一条件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可由另一条件的变化所补偿。

  (二)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感受

  1、人体的热平衡方程式:人体单位时间储热量S=单位时间能量代谢量M—(单位时间所做的功W+单位时间向体外散发的热量H) S=M—(W+H) (非常重要)

  当M>W+H,人感到热;反之感到冷;当M=W+H,人处于热平衡状态,此时人体在36.5℃左右。

  2、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

  ①舒适的温度。湿度越大,风速越小,则舒适温度偏低;反之则偏高。

  ②舒适的湿度。一般为40%—60%。(前面提到30%-70%,如果选择,还是选30%-70%)

  ③舒适的风速。人少的房间最佳风速0.3 m/s;拥挤的房间为0.4 m/s。高温、高湿环境最好l-2m/s。

  3、微气候综合评价:

  1)有效温度(感觉温度)2)不适指数3)WBGT (评价高温)4)卡他度(劳动条件舒适度)

1 2
责编:lzy080201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